本报记者 王松
【农村金融时报】
——河南省农信社积极支持春耕生产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河南省农信社正在积极开展春耕备耕金融服务。
全省农信机构通过了解当前农业生产形势和农民购销农机具、种子、化肥等信息,摸清资金需求,确保支农金融服务全覆盖,同时及时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信贷服务和产品,在支农支小上延伸触角、在金融服务上织密网络、在助农纾困上精准发力,持续支持春耕备播生产。
支农支小
持续助力农业生产
在汝州市小屯镇大陈村的田野里,犁地机正欢快地前行,泥土翻飞中尽是春忙的喜悦。“今年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了,大家都攒着一股劲,想扩大生产,眼看着俺的机器不够用,多亏了农商行及时批的15万元贷款,让我购买更多的农机设备,为春耕生产做好服务。”从事农机经营的汝州市大陈村村民李高锋高兴地说道。
为确保春耕备耕工作有序推进,河南省农信社聚焦农机产业需求,制定问题清单,加大小额贷款投放,积极做好“实地调查、精简流程、贷后维护”三举措,持续注入春耕动力。
全省农信机构深入田间地头,推进农户贷款调查落实,加大人员管理和资金投入,完善日报周报旬报机制,推动春耕贷款清单建设,建立贷款紧急度排列表,立足各村实际情况,依序进行春耕贷款投放。同时,加快春耕专项贷款发放效率,提升审批完成速度,通过信贷审批时效榜,强化春耕放贷质效,在合规管理的基础上实现高速审批,精准解决农户和农机产业“资金缺、贷款难”问题。重点做好贷后检测和贷户管理,关注存量贷款农户经营现状,适时调整贷款额度,持续扩大贷款范围,真正让金融活水流入乡间田野,助力农业生产。
深化服务
不断促进“三农”发展
在南阳市内乡县,内乡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深入村落了解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金融需求,将普惠金融撒向田间地头。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办理投放春耕贷款583万元。
年初以来,内乡农商银行着眼涉农主体受农资价格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信贷需求呈现的“情况急、金额大”的变化趋势,根据辖内网点分布特点提前排好“作战图”,建立客户经理包村制度,摸底春耕备耕资金需求,实现辖内农户全覆盖,推介烟叶贷、种植贷、香菇贷、林易贷等产品,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办理手续、提高办贷效率;同时,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农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力支持县域特色产业。截至1月底,内乡农商银行各类涉农贷款新增贷款1716万元,新增服务涉农企业37户。
据悉,河南农信系统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宗旨,深耕农村市场、拓展客户群体,一方面以“党建+金融”为抓手,组建以党员为先锋的服务队,对接各村村委并召开春耕备耕对接会,挨家挨户普及金融政策和优惠信息,切实满足春耕备耕资金需求,全力保障基础农资供应;另一方面结合首季“开门红”活动,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利用美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为客户提供信贷、支付结算和便民惠民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河南农信系统针对春耕农忙时间紧张、农户金融需求复杂等实际情况,开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借助“金燕快贷”的便捷优势,为客户提供不出门、不找人即可获得贷款的“掌上服务”。
助农纾困
切实帮扶农民致富
在汝州市温泉镇西唐沟村,边缘户顾小江看着手机银行上显示的贷款入账信息开心不已,“听到俺春耕有困难,农商银行给办了8000块的贷款,这下子买农药可不用发愁了!”
为全面覆盖春耕助农网络,河南省农信社聚焦偏远村落金融需求,精准帮扶边缘户再生产,扎实练好“早”“分”“准”三字诀,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省农信机构早谋划、早动员、早行动,在春耕之前研判巩固脱贫助农形势,提前与各村驻村干部做好沟通联系,了解边缘户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惠农措施,促进金融入村“造血式”帮扶。同时,围绕“去中心化”打法,建立“分区域”“分网格”“分周期”的春耕帮扶小分队,以支行为单位向外延伸,辐射周边村落,提高助农信贷投放效率,助力边缘户走向新发展阶段。
接下来,河南省农信社将把支持春耕备耕作为当前“三农”金融服务的中心工作,切实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全面提升春耕备耕金融服务效率,全力保障春耕备耕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