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赖礼宣 苏秉辉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福建农信坚守支农支小的宗旨定位,持续深耕普惠金融,依托科技赋能加大创新转型力度,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品质与效能,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普惠新理念,为企业解难题、促发展。
聚焦“专精特新”
做“精”服务促发展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专精特新”企业以其专业性强、创新力突出的特点成为近年来的高频词汇。为促进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源深入融合,助力破解福建建瓯作为农业大县经济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的难题,福建农信辖内建瓯农商银行聚焦“专精特新”企业需求,主动走访对接,为企业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
“农商银行效率真高,能急企业所急。”福建双羿竹木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该公司是以生产竹家居、竹餐厨用品等“以竹代塑”产品为主的绿色工厂,获得“FSC-FM”世界森林资源管理认证,长期专注和深耕细分市场,是“以竹代塑”方面的头部企业,并在2020年被纳入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近期,建瓯农商银行金融助理经过实地调查发现该企业虽订单充足,但受限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装置技改升级,资金周转需求愈加急迫。于是,建瓯农商银行第一时间响应客户需求,一企一策,深化合作方案,针对该公司缺少传统抵质押物的情况主动调整授信模式,在分析企业报表数据并开展充分贷前调查的前提下,加快审批流程,用最快的速度向其发放保证贷款200万元,从贷款材料组织至发放不到3天,且贷款利率极为优惠,助力企业做强做优。
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需求,建瓯农商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精准帮扶。通过定期联络、清单式走访等,全面了解辖内“专精特新”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做到企业融资需求对接全覆盖;针对企业缺少传统抵质押物的情况,综合分析企业财报、车间订单生产等主动调整授信模式,解决其资金周转需求;不断更新完善《“专精特新”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在授信额度、利率、期限、审批流程等方面实施差别化信贷支持,助力“小巨人”迸发大能量。截至目前,建瓯农商银行向“专精特新”企业共发放贷款620万元,清单内企业授信覆盖率达37.5%。
聚焦园区建设
用“情”服务出实效
近年来,漳平农商银行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积极搭建政银企交流平台,创新优化金融服务,为在漳平生活创业的台胞、台企提供政策咨询辅导、行政事务办理、主题联谊活动、一对一专属金融服务,助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示范样板,为建设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以下简称“漳平台创园”)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贡献农商力量。目前,漳平台创园中已入驻台企82家、台农600多人,高山茶基地48个,种植茶叶面积5.5万亩。
该行与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各方优势,以构建“党建+金融+多社融合”服务新模式,全面推动双方党组织的联系、联动、联创,为入驻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的台胞、台企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促进双方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形成“共建组织、共享资源、共谋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同时,该行充分运用“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务模式,选派“金融助理”到台创园,为台胞、台企配置“一对一”的专属金融助理,定期收集在台胞、台企客户金融服务需求,提供财务顾问与金融信贷、信息咨询服务,充分发挥金融专业优势、助推台胞、台企发展。针对台企、台农所投资的茶园、花卉等项目具有投入大、周期长、缺乏抵押物等融资特点,漳平农商银行创新出台专属信贷产品——福台贷,该产品不仅担保方式多样,期限长,更在利率上予以优惠。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福台贷”12户、贷款余额1199万元。
据悉,该行发挥央行资金正向激励作用,加大台创园差异化政策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再贷款”资金用于支持台创园建设,推出“支农再贷款+福台贷”产品,提供优惠利率,落实减费让利,让台胞、台企真正感受到“两岸一家亲”血溶于水的同胞情谊。
另外,该行结合漳平台创园和当地红色资源特点,在台创园中心街区的少海支行二楼专门设立“福农·台胞驿站”和“少海史迹和红色农信展陈点”,为辖区台胞、台企提供信息咨询、政策宣传、信息互动、物流电商、行政事务、支付结算、综合金融等服务。
下一步,福建农信将进一步找“准”定位落实主责主业,抓“好”服务提升服务品质,创“新”模式优化服务流程,以更有力丰富的举措践行农信担当,助推福建省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