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政府+慈善+保险”新型防贫保险项目在河南省卢氏县落地。该项目构建以政府救助为主导,慈善救助为补充,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政社互动防贫保险共同体,截至目前,已在河南5个县区落地,累计向慈善信托、慈善会等机构筹集慈善资金440余万元,带动财政补贴资金945万元,为2.7万户监测帮扶对象提供超过54亿元风险保障。该项目的落地为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防止规模性返贫提供了有益借鉴和思考。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当前,我国已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但部分地区的发展基础和脱贫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还不足,一旦遇到重大疾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情况,存在返贫致贫的可能。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脱贫群众出现规模性返贫依然任务艰巨。
保险作为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特有的风险转移和损失补偿机制,在防止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以及突发严重困难人口等需要重点帮扶保障的群体返贫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在多方面进一步提升其功能作用的发挥。
首先,要持续优化保险产品和服务,满足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保险需求。比如针对疾病、自然灾害、意外等风险开发一体式综合保险产品,使相关群体在遭受自然灾害或财产损失后,能有效对冲风险并及时获得补偿,从而提高其生活自救和再生产能力,为促进稳定增收提供重要保障。
其次,要充分发挥保险主业优势,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可以将保险标的拓展至产业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提高脱贫群众稳定致富的能力;在就业、医疗、兜底保障方面,要让保险功能充分释放,进一步织密织牢防止返贫“保障网”;在保障对象的界定方面,可以适当简化评定流程,结合当地财政状况和社会资金的参与情况来确定参保人群。
最后,充分发挥保险防止返贫的风险保障作用,还需要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鼓励多方参与防贫基金的筹集,避免出现因地方财政资金不足而无法投保的情况。比如此次防贫保险项目升级引入了慈善组织和慈善企业,拓展了减贫资金来源,让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群体能应保尽保,有力推动了防贫保险覆盖更多人群。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