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农村金融时报】
2022年12月29日下午,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在昆明、迪庆、怒江三地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启动仪式。活动现场,迪庆农商银行、怒江农商银行相继挂牌开业,成为全省首批州市统一法人农商银行,标志着云南农信社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改革改制全面提速。
近年来,云南农信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分类施策加快改革改制步伐,高效率推动农商银行组建,目前全省农商银行数量达78家,县级联社改制进度达64%,6个州市全面完成县级联社改制,以改制促化险,将改制成果成功转化为发展优势。
“迪庆、怒江农商银行成功挂牌开业,是在国家‘一省一策’深化农信社改革政策背景下,全国首批成功组建的州市统一法人农商银行,是云南农信改革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倪立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此举既是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农信社改革管理体制、壮大资本实力、增强发展竞争力的一项创新性、突破性举措,更为云南农信新一轮系统改革、整体改革开辟了“试验田”、下好了“先手棋”、吹响了“冲锋号”,拉开了新篇章。
据介绍,2020年以来,云南农信社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发展活力全面彰显,改革红利全面释放,治理机制全面重塑。全省农信社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明显改善,支农支小主力军地位持续巩固,为全省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22年11月末,云南农信社资产规模达1.26万亿元,存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贷款余额突破7300亿元,是全国第13家存款破万亿元的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市场份额同业排名全省第一,坚守定位六项指标与达标率实现双提升,监管指标全面优化,资产规模迈上新台阶,业务发展实现新跨越。
据介绍,云南农信社成为全省唯一实现省、市、县、乡(镇)营业网点全覆盖,现代支付工具“村村通”的金融机构,建立了包括独龙江乡在内的111个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网点,是全省经营规模最大、服务地域最广、机构网点最多、金融支农支小服务最深入的金融机构。云南农信社用占全省金融机构1/4的存款份额,发放了占全省近1/3的涉农贷款,发放了3/7以上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00%的农村危房改造贷款及创业小额贷款,涉农贷款存量、增量,农户贷款存量、增量,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存量、增量等多项指标均为全省同业排名第一,被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评为服务乡村振兴“优秀”单位,政治责任、金融责任和社会责任得到彰显。
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云南“边疆、民族、山区”特点最为突出的地区,两州均为中央确定的全国“三区三州”地区。以州级统一法人模式深化两州农信社改革是强化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的现实需要。云南省联社通过对两州农信社资源的有效整合,合并组建后的迪庆、怒江农村商业银行注册资本分别达到5亿元和3亿元,资本实力明显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有利于强化机构市场竞争力,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下一步,云南农信社将抢抓改革政策机遇期,牢牢把握改革主动权,争取“一省一策”改革方案尽快获批落地实施,组建更多州市级农村商业银行,积极打造新一轮改革“新样板”“试验区”,为推动云南农信社全面深化改革想办法、谋计策、出实招、聚力量。坚持改革不改向,坚守支农支小定位不动摇,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改革发展重任,勇担农村金融主力军和乡村振兴领军银行的新使命,努力打造“小而美、聚而精、品牌佳、口碑好”的现代商业银行,为云南金融改革发展树立典范、注入活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