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1月09日 > 总第567期 > A7 > 新闻内容
农发行漯河市分行 用责任担当“书写”稳经济答卷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张金合 刘勇刚 曹鹏飞

【农村金融时报】

“截至2022年12月末,我行累计投放各项贷款26.6亿元,同比多投8.94亿元,贷款余额剔除政策性粮食去库存刚性下降因素较年初实际净增16.49亿元,信贷支农再创新高。”农发行河南省漯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2022年以来,农发行漯河市分行准确把握“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农发行信贷政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有效加大信贷支农资金投放,举全行之力守护“三农”基本盘,倾力服务全市稳住经济大盘。

全力服务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农发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对此,该分行自觉提升政治站位,积极对接粮食主管部门和中储粮漯河公司,全力保障中央和地方粮油储备增储、轮换和调控资金供应。加大对粮食市场化收购的支持力度,提前为7家收购市场主体完成新年度评级授信工作,授信额度共计102亿元,确保夏粮收购有序进行。2022年全年已累计发放夏粮贷款4.59亿元,收购粮食33963万斤,鼎力支持重要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助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夯实漯河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中国食品名城建设根基。

全力服务稳经济大盘实现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央稳经济大盘的部署安排,该分行围绕全市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补短板、破瓶颈、提弱项,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2022年全年累计投放固定资产建设贷款18.92亿元,重点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投放10.56亿元、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投放3.23亿元、职业教育及基础教育建设项目投放1.86亿元、棚户区改造投放项目1.62亿元、土地复垦项目投放1.4亿元、饮用水取水口上移项目投放0.25亿元,多点发力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全力服务促成农发基金项目落地实施。该分行运用政策性金融工具(农发基础设施基金)投资漯河重点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已获批市城投集团农发基础设施基金项目2个,投资金额0.42亿元,同时,该分行储备申报两大市级平台公司项目4个,融资额度6.7亿元。

全力服务“两藏”战略,提升现代农业质效。该分行全面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种业“客户大普查、大走访、大营销”活动,发放农业科技流动资金贷款2430万元,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漯”字号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建设;投放0.56亿元支持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累计投放2.4亿元支持流转土地5587.5亩,助力地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土地集约化经营。

全力服务助企纾困减费让利降成本。该分行持续落实“六稳”“六保”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依托现有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综合运用普惠小微企业减费让利、再融资模式(无还本续贷)等各项优惠政策,确保政策红利传导至小微企业。2022年全年共对5家企业再融资3.17亿元,对4家重点客户优惠让利1054万元。

下一步,该分行将围绕水利建设、产教融合、冷链仓储物流、农业产业园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领域,推动全市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切实把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开花结果,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稳住经济大盘彰显农发行应有的责任担当。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