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1月09日 > 总第567期 > A1 > 新闻内容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让民营企业走得更远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银行业多举措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民营经济已成为保障民生、促进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2022年12月18日,中央财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发展预期偏弱,信心不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强调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高水平的金融支持。近年来,银行业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促使民营经济朝着“量质并重”方向转型发展。各地分支机构也因地制宜重点跟进落实,推动民营企业走得更远。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资金“活水”,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可以提振民营企业活力,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瞄准地方特色产业

与合作伙伴加强联动

牛肉面产业是湖北襄阳的特色产业。湖北小食代科技有限公司是襄阳一家主打生产牛肉快餐面等产品的民营小微企业。

“我们想扩大规模、提高产能,但苦于没有资金。”公司负责人张明恩说道。

2022年9月份,随着农业银行的100万元贷款到账,张明恩没了后顾之忧,终于可以“甩开袖子放心干”。“根据目前的经营情况,今年预计新增销售额1800万元。”张明恩说。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支持襄阳牛肉面产业链发展壮大,去年11月份,农行湖北襄阳分行与襄阳市农业农村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将为襄阳市牛肉面产业企业授信20亿元以上。同时,围绕襄阳市6500家牛肉面馆和上游配套建设的550万亩优质小麦、油料基地等,农业银行为襄阳牛肉面产业客群量身打造“面面俱到”金融服务方案,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11月末,农行湖北襄阳分行已向襄阳牛肉面产业链上下游投放贷款3.03亿元,支持了1222个民营小微企业。

农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并非“一朝一夕”,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一直伴随着中国民营经济共同成长。

2020年以来,该行在出台多项助企纾困措施的基础上,持续优化信贷政策,全力为民营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支持。截至2022年11月末,农业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含个人经营性贷款)4.35万亿元,增速25.04%,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是振兴乡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之一,通过金融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有助于缓解地方产业发展的资金难题,吸引民营企业深耕特色产业,形成完整的地方特色产业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周茂华表示,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一方面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实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也为金融业务发展拓展空间。

与此同时,不少银行也积极寻觅合作伙伴加强联动、发挥集团一体化服务优势,为民营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目前,以工商联为桥梁服务民营企业,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共识。

建设银行从落实中央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出发,加强与各级工商联及民营企业对接,向民营企业提供更多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融资可得性,努力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金融需求,迅速进入推进合作协议实质性落地阶段。

中国银行通过与各级工商联紧密合作,持续向民营企业灌溉“金融活水”,助力复产复工、抗疫纾困,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稳住经济大盘贡献力量。截至2022年6月份,中国银行已与近20个省市级工商联签署合作协议或即将签约。

农业银行则选择与农银租赁、农银国际、农银投资、农银理财等子公司积极联动,为民营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精准高效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是金融机构全力保障民营小微企业经营的重要途径之一。

疫情的发生给民营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不小影响。据悉,为保障广大市场主体生存与发展,工行北京分行持续加大民营信贷投放力度,运用展期、续贷、担保增信等多种风险缓释手段,协调同业及担保公司为企业做好资金接续、调整还款计划,落实减费让利、助企纾困要求,持续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截至目前,工行北京分行民营贷款余额创历史新高,迈上1400亿元新台阶,同比增速21%,贷款余额、增量均保持同业领先,民营贷款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36BP。

除了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外,依据民营企业自身特点,提供特定金融服务也是银行精准纾困民营企业的一项重要举措。

例如,高层次人才创办的民营企业从创立到成长往往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而每个发展阶段都有着不同的金融需求。为此,农行宁波分行推出同业首个针对高层次人才创办的初创型民营企业信贷产品——“甬创贷”,构建15家“甬创贷”专营机构的组织架构,并给予一定额度的独立审批权限。

浙江甬川聚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嘉新材料”)就是这一创新贷款产品的受益者。

聚嘉新材料是浙江省科创民营企业、宁波市新材料产业的代表之一,专注于新型5G/6G用天线等通讯设备中不可或缺的LCP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在初创期时,就成功获得了100万元“甬创贷”资金支持。

作为一家新材料创新型高科技民营企业,前期固定资产及研发投入较大。在了解到企业困境后,农行宁波分行多次实地调研,为企业量身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在贷款审批过程中,根据企业良好的经营基础、稳定的订单来源及先进的研发能力为授信测算依据,最终为其提供7000万元的授信额度,为企业实现规模化量产。

此外,农业银行还先后制定出台多个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制度办法。同时,大力推广专项支持民营小微企业首贷户的线上信贷“首户e贷”,完善“链捷贷”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创新“融通e信”、优化“票据e融”“订单e贷”“应收e贷”等线上业务操作规程,并进一步简化民营小微企业开户流程,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下阶段,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仍应继续落实,在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我国民营经济更好发展。

周茂华表示:“金融机构应围绕敢贷、愿贷、能贷、会贷工作机制,推动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流程;建立专业团队深入研究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特点、面临的问题与金融服务方面需求,提升金融服务适配性,一地一策,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良性循环。”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