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鄱阳农商银行 小微易贷“贷”出新动力
本报讯 记者郑长灵 通讯员蔡双珍报道 近年来,鄱阳农商银行作为普惠金融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始终坚持普惠金融发展道路,为乡村振兴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做实做细做优金融服务,助力“三农”、小微和县域实体经济。
一到年底,在当地经营小卖部的陈铭经常要去各地进货,很难抽出时间到银行办业务。“岁末年初,需要提前备货,我们商户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店里忙,没时间去银行办业务,多亏了鄱阳农商银行及时的资金支持,额度高、利率低,着实帮助我们商户度过了难关。”陈铭感激地说。
陈铭预测2023年许多村民返乡过年,食品烟酒等商品需求比往年激增,需要提前备货,往年总是因为资金问题导致备货不足,然而现在他一点也不担心:“刚刚办了贷款,坐在家里,就可以把贷款办下来,真是太方便啦。”他开心地说。
据悉,陈铭办理的是鄱阳农商银行的“小微易贷”产品。2022年以来,鄱阳农商银行加大力度支持本地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同时深化“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理念,推出了“小微易贷”线上信用贷款服务模式。小微企业主可在线申请、在线审批、在线签约、在线放款、在线还款,大幅提高了小微金融服务的便利度,除了线上渠道,线下渠道业同步进行,客户可以自主选择获贷渠道,实实在在地解决小微企业主融资难题。
一直以来,鄱阳农商银行坚持服务“三农”宗旨不动摇,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积极行动,持续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的力度,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截至2022年11月末,累计发放小微易贷2708.07万元,为乡村振兴输入了新动力。
延边农商银行 各项存款突破400亿元
本报讯 记者田耿文 见习记者李新艳 通讯员曹新刚报道 一直以来,吉林延边农商银行坚守“农民致富的银行、居民兴业的银行、微企成长的银行”市场定位,紧扣地方经济建设主旋律,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实践、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截至2022年12月22日,该行各项存款余额突破400亿元大关,达到402.03亿元,较2022年年初增加46.46亿元,增幅达13.07%,存量、增量再创历史新高。
吉林延边农商银行积极对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加大对制造业、绿色产业、医药产业、运输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满足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需求,2022年累计投放资金46.94亿元,全力支持延边实体经济和重点经济领域发展。
吉林延边农商银行通过创新推出“延银”系列贷款产品“惠农贷”“账押贷”“货押贷”等多款特色信贷产品,上线“延银惠e贷”小程序,推进数字化零售信贷系统线上办贷等多项举措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极大增强客户经理服务效能和提升客户满意度。2022年,线上引流零售贷款客户3000余户,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投放资金74.73亿元。
为支持乡村振兴,吉林延边农商银行聚焦“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累计发放涉农贷款45.08亿元,肉牛产业贷款9943万元;对辖区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减费让利政策,农户贷款利率最低可达3.75%,市场份额达41.61%;通过搭建“物理网点+电子渠道+流动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方式,持续加大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为延边边疆169个行政村提供金融服务,填补老少边穷地区金融空白,2022年新发放乡村振兴卡1.54万张,以实际行动惠农、兴农、助农成长。
天门农商银行 1亿元贷款为创业者撑腰
本报讯 记者曹沛原 通讯员彭碧波报道 湖北天门农商银行坚持“支农支小支微支散”的市场定位不动摇,与湖北省天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合作推出创业贴息贷款业务。2022年5月份至2022年底,湖北天门农商银行共向540个创业者发放贷款1.1亿元,解决了各类市场主体创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
同时,湖北天门农商银行深入推进“整村授信”模式,向519个村组派驻101名金融村官,办好市镇两级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点,进一步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信用农户的整村授信覆盖面。截至目前,湖北天门农商银行已建档7.2万户,授信4.9万户,授信金额1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