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1月02日 > 总第566期 > B3 > 新闻内容
山西永和农商银行 扎根地方为“三农”持续注入金融活水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磊 通讯员 李滋川

【农村金融时报】

九曲黄河蜿蜒流连,厚重的黄土养育生灵万千,山西永和农商银行把根深深扎在这片土地,聚焦农户最根本、最核心的金融需求,全心全意支持粮食产业发展,整合优质资源,持续为“三农”注入金融活水。

截至2022年末,永和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38402万元,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22706万元,较年初净增18504万元,累计为全县7208户群众办理授信,授信金额达到63628万元,用信金额45818万元,用信率72.01%。

为农业生产托管筑起“备用金库”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这曾是永和县农村的真实写照。现如今,在县委县政府的规划下,永和县对山坡地进行了综合治理,10万亩梯田建设顺利建成,依山垂落的梯田像一级级通往致富的天阶,使农田的蓄水能力、机械化程度、生产效率都大幅提升,为全县农业生产托管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地方金融机构,永和农商银行充分发挥服务网络健全、服务手段新颖、人员配备充足等优势,全力以赴支援农业托管服务组织以及托管农户,为全县农业生产托管筑起充足的“备用金库”。为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永和农商银行第一时间对接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农机经营融资、智慧农机建设、农机购置补贴等领域开展合作,围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涉及的个人、法人2大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信贷服务,目前已为全县农业托管项目注入资金1500余万元。

在有力的金融支持下,农户不用再为“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发愁,有效释放了劳动力,让农户更有信心和底气去创业就业,增加创收渠道;同时,新兴的农业托管服务组织以更科学高效的耕种手段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就业岗位,为全县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为机械化耕种装上“金融引擎”

10万亩梯田改造实现了农田全程机械化耕种,大型机械可以直接开进地里,农户再也不用驾驶手扶拖拉机去应对道路崎岖、坑坑洼洼的山坡地,但购买大型农机的资金需求也一度让农户们犯难。面对这种情况,永和农商银行为需要购买农机的农户以及农机具经销商们量身打造了“农机贷”,帮助农户购买需要的农业机械,助力农机经销商扩大规模。

“销售农机的资金需求比较大,永和农商行给予我200万元的信贷支持,解决了我的资金周转难题。”永和县协农农机销售公司负责人王海军说:“农户购买机械也缺少资金,我就及时向他们推荐永和农商银行的‘农机贷’,让农户也能以低息贷款来购买农业机械,不再出现赊账欠款的问题,对我帮助很大。”

截至目前,永和农商银行已累计为全县8个农业托管服务组织,及300余名托管农户提供信贷支持1000余万元。

为粮食加工销售建起“通衢大道”

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如何顺利地把粮食销售出去成为了问题关键,为此,永和农商银行通过大力支持粮食加工销售企业来解决农产品滞销、去库存困难等问题。

永和县地之源农产品购销有限责任公司是永和县一家大型的农产品购销公司,主要经营玉米、高粱、豆类、中药材、酸枣、黄芩等农作物加工、销售等。今年初,公司资金回笼困难,生意无法运转,永和农商银行信贷专营中心了解情况后立刻前往企业实地调查,充分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财务状况以及资金需求,为该企业授信440万元,用于农产品购销,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问题,并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农产品销量,帮助农户增收创益。

此外,永和农商银行还为永和县百益通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资金支持280万元,为全县6个乡镇的各类专业种植合作社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并利用信息资源共享,帮助企业及农户搭建交流平台,疏通销售网络,打通了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最后一公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