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上虞农商银行 上线互联网医院发热门诊
本报讯 记者王爱静 通讯员王乃超报道 近期,医院发热门诊看病人数增加,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市民求医问诊需求,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浙江上虞农商银行积极配合上虞区卫健委疫情防控系统建设,在前期开发的互联网医院基础上嵌入发热门诊服务,市民可通过“健康上虞”微信公众号,与区内领域专家在线互动,足不出户便可获得专业的健康监测建议、用药咨询和健康指导,最大限度满足问诊需求。
自2019年承建上虞区政府智慧医疗项目以来,上虞农商银行陆续完善了全区各级医疗机构支付功能,并在疫情期间在健康上虞微信公众号、上虞农商银行SRCB官微、丰收互联本地服务上线网上医院,开创了全流程无接触的线上就医新模式。
近年来,上虞农商银行与人社局、卫健局确定智慧医疗项目范围,涵盖统一支付平台、就医服务平台、互联网医院、信用医疗平台及医院HIS系统改造五大子系统,通过搭建刷脸支付、扫码支付、移动支付、医后付、网上医院、自助支付等医疗支付场景,实现线上线下就医服务、费用结算、信息查询等功能,形成一站式、全方位、多渠道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就医新模式。
孝义农商银行 跑出金融助企纾困加速度
本报讯 记者王磊 通讯员任海荣报道 2022年以来,山西孝义农商银行全力做好辖区金融服务保障,开足马力跑出金融助企纾困“加速度”。该行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信用社各项工作部署,确保纾困政策落地落实。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积极构建“容缺+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全力满足小微客户金融需求。对民生保障等重点行业以及有复工复产资金需求的客户进行“全覆盖式”走访摸排,建立重点扶持纾困名单,对名单内客户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同时,该行成立“复工复产金融服务队”,做好辖内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金融服务。严格执行减费让利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综合运用合理增加授信、发放信用贷款等方式给予大力支持。
江山农商银行 支持低小散企业低碳转型
本报讯 记者王爱静 通讯员王令威报道 浙江省江山市门业产业经过20多年发展,如今已形成三个木门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国最大的木门制造基地,并成功打造了“中国木门之都”产业区域品牌。但依然存在低小散木门企业污染整治不彻底问题,也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难点重点。
针对低小散木门污染整治工作,2022年以来,浙江农商银行系统江山农商银行紧扣《江山市木门行业整治提升行动方案》,优化升级信贷制度、服务流程、金融产品,大力支持低小散木门企业污染整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卓明木门采用新型节能木门工艺,按照国标对现有建筑木门生产车间进行环保节能改造,缺口100万元资金,该行工作人员了解到企业资金需求后,给予企业1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贷款利率在原基础上下降100个基点优惠。改造成功后,预计可有效减少有机废气年排放16.52吨。
截至2022年12月20日,该行已发放低小散木门企业污染整治用途贷款1.72亿元,助力68家企业整治提升。
长乐农商银行 推广“星级文明户”服务
本报讯 记者陈衍水 通讯员陈文琴报道 为进一步增强农村金融普惠性,畅通农村经济内循环,推动福建福州长乐区乡村振兴工作实现跨越发展,2022年12月15日,长乐农商银行与长乐区委乡村振兴办就共同推动强化乡村振兴金融、创新推广“星级文明户”普惠金融服务等方面达成战略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助力特色产业发展、践行普惠金融、信用工程创建、农村基层治理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全面加强合作,积极创新推广“星级文明户”普惠金融服务,通过“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推广“星级文明贷”,实现“惠农信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的融资模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群众综合素质,着力厚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不断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