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12月12日 > 总第563期 > B4 > 新闻内容
南皮农商银行 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李美丽 通讯员 尹家明 王世钰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河北南皮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积极融入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多点发力助力乡村振兴。

在坚守支农支小方面,南皮农商银行优化资源配置,单列信贷计划,将信贷资源优先向“三农”领域倾斜,持续加大“三农”领域信贷支持。

同时,该行通过建立人才保障机制,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督查问责机制,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营销力度,并结合自身实际,为中小微企业以及农村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截至今年10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54.57亿元,较年初增加6.36亿元,增速13.19%,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1.32亿元,较年初增加2.80亿元。

同时,该行锚定“全域授信、全民授信”工程目标,以“整村授信”为抓手,以创建信用村(镇)建设工作为切入点,发扬新“背包”精神,纵深推进新“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深入田间地头,逐村逐户点对点采集信息、面对面普及知识、手把手指导业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客户建档、评级、批量授信工作。

截至10月末,该行已为3.56万户农户建档、评级,已评级农户比例100%,评定信用户3.27万户,当年新增“双基”共建客户贷款3.33亿元。

此外,该行大力建设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优化软硬件环境,持续提升业务服务水平,借助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开展信贷、存款、电子银行、中间业务等各项业务产品的宣传营销工作,普及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诈骗、反洗钱、反假币等金融知识,不断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的影响力。截至10月末,该行共建设金融便民店120个,其中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7个,受理各类支付交易7.11万笔、交易金额7.67亿元。

该行还按照《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专员”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试点工作,主动对接各级党委政府,扎实做好人员选派工作,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工作目标,落实业绩考核,支持县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建设。

在持续完善信贷产品方面,南皮农商银行针对不同客群、场景和区域涉农客户多层次、多样化的融资需求,用好用活既有信贷产品,研究创新专业化、个性化、特色化信贷产品,激发农村各类经济主体参与乡村振兴活力,增强科技在金融领域安全应用的可及性和覆盖率。

该行积极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专项政策,实行5万元以内免担保免抵押、政府贴息等优惠政策,全力满足脱贫人口产业发展融资需求,让符合条件的脱贫户、边缘易返贫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应贷尽贷、能贷快贷。今年前10个月,该行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33户、138万元。

针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及各类消费主体,该行用好“商贷宝”“农贷宝”“消贷宝”“致富宝”等产品,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资金需求。2022年前10个月累计发放“宝”类贷款11.99亿元,为加速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