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12月12日 > 总第563期 > A8 > 新闻内容
人行晋城市中心支行 助推“国债下乡”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磊 通讯员 赵一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人行山西晋城市中心支行围绕国债下乡破“零”和扩面增量的双重目标精准发力,打通国债下乡“最后一公里”,持续提升农村居民国债投资意识,充分发挥国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截至目前,晋城市7个乡镇国债承销网点实现国债销售破“零”的目标,全辖77个乡镇国债承销网点实现国债销售全覆盖,累计销售国债17376.94万元,占全市国债发行金额的20.38%。

该中心支行始终践行“国库为民”理念,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建活动和实际工作深度融合,结合上级行国债下乡工作要点和辖区实际,制定下发《晋城市送“国债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以人民银行驻村工作队为原点,辐射带动各单位驻村工作队,形成“人民银行牵头、驻村工作队推进、承销机构落实”三方协作有序推进的“国债下乡”新机制。

为了开辟国债下沉销售“新渠道”,该中心支行将国债下乡与乡村振兴结队帮扶工作有机结合,以结对帮扶村——陵川县六泉乡冶头村为示范,以驻村工作队为发力点,开辟国债销售“新阵地”;组织驻村工作队开展国债发行前的评估调研,当好群众的倾听者;真实了解购债意愿,解答群众购债疑惑,阐明国债作为“金边债券”的优势;发挥驻村工作队宣传指导作用,当好储蓄国债的宣传者;利用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以点带面扩大宣传服务半径,引导群众通过电子渠道购买储蓄国债;依托驻村工作队桥梁纽带优势,当好购债村民的服务者;收集有购债意向的村民信息,主动帮扶对接承销机构,为村民顺利购债做好各项准备。对于无国债销售网点的乡镇,自行驾车带领有购买需求的村民到就近网点承购国债,保姆式贴心服务进一步擦亮了驻村工作队的“为民招牌”。

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共帮助群众购买国债20笔,金额17.65万元,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购买国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了打造国债上山下乡“新引擎”,该中心支行通过“传统+创新”、“线上+线下”宣传模式,持续提升国债宣传温度,拓展政策传导广度。搭建全方位国债宣传新平台。借助晋城市首档金融类融媒体栏目《金融会客厅》的开播,开展“国债+媒体”宣传,通过主持人现场采访、演播室访谈、回答热线、微博、微信留言等方式,从辖区国债发行种类、购买方式、约定转存、质押贷款、国债下乡、提醒兑付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政策解读,依托全媒体资源,通过视、微、端、台、报“五位一体”同频共振、融合传播,形成强大的宣传合力,搭建起国债宣传新平台,开辟了国债宣传新窗口;举办“沉浸式”竞赛直播。为扩大国债宣传影响力,组织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国库为民”知识竞赛,在国库业务体验与国库知识宣传有机融合方面做了新尝试。竞赛直播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累计观看人数28.5万余人,收到网友实时评论2万余条,获得点赞支持6000余次。架起了国库服务民生、联系百姓的连心桥。

“国债下乡”工作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该中心支行在国债下乡工作中,成立三级联动国债下乡领导小组,建立纵向省、市、县三级联动和横向国库、财政、承销银行三方协同的工作机制,创新建立国债流动服务队,“一县一策、一行一品”制定国债下乡路线图,探索构建“国债知识宣传+购债业务指导+到期兑付跟进”的全流程闭环国债惠民服务体系。针对购买渠道不畅通、发行宣传不到位等制约农村居民购买国债的症结,对症下药,充分发挥国债流动服务队带动示范效应,“包乡到村”,下沉服务重心、延伸服务半径。

目前,晋城各县(市)共建立国债流动服务队23支,覆盖全辖84个乡镇。在国债销售期间,各国债流动服务队深入所联系的乡镇走村入户,开展购债需求调查、购债意向登记,指导农村投资者注册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开通国债账户,面对面强化宣传服务,手把手指导农村投资者“沉浸式”体验购债全过程,使国债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推动国债下乡扩点增面、提质增效。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