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11月14日 > 总第559期 > B3 > 新闻内容
以“小而美”特色为乡村振兴赋能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占昌曦

【农村金融时报】

——武宁农商银行累放支持乡村振兴系列贷款36.23亿元

近年来,江西武宁农商银行发挥自身“小而美”特色优势,不断下沉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支持乡村振兴系列贷款36.23亿元,惠及农户9139户。

激活产业活力 助力“农村美”

武陵农商银行着力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以武宁县成立的生态价值转换中心平台为依托,持续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深度挖掘农村生产要素潜能,丰富农村融资渠道,走出具有武宁县特色的农村金融发展新路子。

同时,该行按照“一县一品”开发思路,结合服务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产业规划、信贷需求等方面,持续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开发升级,为当地茶叶、菌菇、蜂蜜等相关产业提供上下游供应链式金融支持。

此外,该行还构建整村授信体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创新推出“无感授信、便捷用信”农户小额普惠贷款,解决农户融资难题。截至目前,该行已完成全县183个行政自然村整村授信,农户2.22万户,覆盖面至95%以上,累计授信金额27.86亿元。

主动融入群体 助力“农户安”

近年来,武陵农商银行提升全体员工服务效能,引导员工“化被动为主动”的观念转变,并由各部门牵头督办制度。

同时,为降低老龄群体金融服务成本,让特殊人群享受足不出村的金融服务,该行尝试在偏远地区设立“村村通”助农服务点,实现提现、查询等基础金融服务,让农村地区居民享受到便民缴费、助农取款、生活购物等一站式服务。目前,该行通过设立83个普惠金融服务点、163个村村通助服务点,将便民利民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此外,该行稳步推进便民利民举措,以电子社保卡激活、社保卡到期登记更换等工作为契机,促进金融为民的服务导向,各支行先后组建金融服务小分队,借助“移动背夹”等工具,打破区域和网点设置,将柜台“搬到”村委、社区和企业,打造“移动服务、上门办理”服务模式,提高金融服务及时性、便捷性,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聚力乡村振兴 助力“农业兴”

武陵农商银行精心做好创新升级文章,通过分析农户融资渠道弊端,不断调整获客经营思路,从原始物理网点,到充分利用微信生态,将低频金融业务与高频生活场景紧密贴合,实现线上办贷、生活缴费、防诈骗诈、金融服务等百姓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同时,该行精心做好共建布局规划,发挥网点、资金、管理优势,接续性推出“社银合作、党建联建、战略伙伴”行动,让“党建+”等模式在融入中心业务上找到落脚点和发力点,达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此外,该行还精心做好小额信贷推广工作,以持续推进服务“三农”为主线,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做小做散经营理念,聚焦农村领域金融薄弱环节,派驻各支行客户经理深入农户家中,实地宣传讲解,消除农户“不敢贷”和“不愿贷”的困惑,把优惠政策带到每人每户,为农户提供更多贷款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