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7月04日 > 总第541期 > B2 > 新闻内容
丽江农信 “保单质押+”赋能 “贷”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薛道梅

【农村金融时报】

“现在市场肉牛价格水涨船高,公司想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但现有流动资金实在是难以周转。”云南丽江鑫达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达公司”)董事长张小平近期颇为苦恼,他表示,曾想过要找银行贷款,但是苦于没有不动产抵押很难融资。

正当张小平望“牛”兴叹时,永胜农商银行了解到鑫达公司无资产担保抵押的问题,成功向其综合授信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肉牛养殖扩建增产。

“经营养殖企业这么多年,没想到通过给牛买保险就能贷到贷款,以前想都不敢想还能有这么好的政策,真的太感谢永胜农商银行了。”望着新扩建的肉牛养殖基地,张小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通过信贷支持,该公司在永胜县永北镇建成700多头优质肉牛规模化养殖基地、在寿源镇扩建发展1000多头优质肉牛规模化养殖基地,拥有方便饲喂的调温牛舍等6项实用新型专利,年销售收入近千万。同时,采用“政府+合作社+企业+脱贫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该公司带动脱贫户发展肉牛养殖,每年向建档立卡户既定分红132.6万元,确保884户建档立卡脱贫户每户每年获取收益不低于1500元,有力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针对涉农产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瓶颈问题,丽江农信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做深做实“党建+金融服务”,指导辖内行社创新推出“保单质押+”融资模式,拓宽农业主体涉农贷款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开启“肉牛+保险+信贷”的深度合作。

永胜农商银行为鑫达公司“量身定做”一套额度高、手续简、利率低的服务方案,让其给每头肉牛购买商业保险,永胜农商银行作为第一受益方用保单质押的方式给该公司放贷1000万元。

鑫达公司的难题并不是个例。长期以来,融资难是困扰农村地区发展的一大难题,由于缺少抵押物,农业经营主体很难从银行贷到款。畜禽是养殖企业最主要的资产,但由于活体资产抵押后管控困难,银行在面对养殖客户提出的资金需求时,常常因缺少抵押物而顾虑重重。

丽江农信深耕一方沃土,知农情、解农需、排农忧,“保单质押+”融资模式解除了涉农信贷的后顾之忧,在具备涉农保险公司的协议保障后,降低了涉农信贷的风险;对于广大畜禽养殖企业而言,涉农保险带来的信用增值,有效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融资的瓶颈问题;涉农保险公司则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调整了发展规模和结构,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拓宽了农村保险市场。

“保单质押+”融资模式是丽江农信在“三农”领域开展普惠金融试点中不断探索实践的成果。此举综合运用多元化金融产品精准施策,为传统养殖业“贷款难、抵押难”问题找到了全新解决方案,推动“保险+信贷”深度融合,实现了银行保险信息共享;同时,发挥保险保障功能,解决风险分担难题,为农业生产者的稳步发展打通资金渠道,让养殖户的“有价资产”变成“有效资产”,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新思路。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