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3月14日 > 总第527期 > B2 > 新闻内容
诸城农商银行 金融“活水”润泽种业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高桂宝 范振东

【农村金融时报】

自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来,山东诸城农商银行积极贯彻落实有关工作部署,创新服务模式和担保方式,强化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客户准入和分类标准,持续加强对种业市场主体的金融供给,全力支持种业振兴。

创新产品

满足种业主体金融需求

山东舜耕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试验、科技推广于一体的专业化种子公司,同时也是国家、省两级种子协会会员单位,专业从事西葫芦育种、种植已有8年历史,拥有育种资源3000份,年产种子1万公斤。

今年以来,因订单骤增,该公司急需投入资金进行育种基地扩建。诸城农商银行获悉情况后,第一时间联合省农担潍坊管理中心、诸城市农担办事处、诸城市总工会,共同研究制定了“工创贷”授信方案,为其发放了诸城市首笔“工创贷”200万元,在帮助该公司解决融资难题的同时,最大限度为其节约融资成本。

为切实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助力种业安全发展,在省市联社、诸城市委市政府、潍坊银保监分局的指导帮助下,该行创新推出“工创贷”“粮食规模种植贷”“农业保险贷”“农耕贷”“按揭农业贷”“茶叶飘香贷”等乡村振兴系列政策性贴息贷款产品,设立5亿元专项信贷扶持资金,支持种业生产、种类加工、种子购销等相关行业客户经营发展。

此类贷款产品拥有贷款利率低、专人审批速度快、手续简单、可享受财政贴息等共同特点,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聚点发力

支持种业链条纵深发展

潍坊市密州种业有限公司是潍坊市优质良种繁育企业,该公司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代繁良种。

去年,密州种业与诸城市相州镇16个村网格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达成合作,对合作社责任田实行统一管理。因产品技术升级迭代缺乏资金,导致优质小麦、玉米种子培育加工进展迟缓,产能产量难以提升,辐射带动网格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为支持企业破除发展瓶颈,诸城农商银行深入企业调研,为其提供政策性扶持贷款100万元,满足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融资需求。“每亩地支付农户800元保底流转费,每斤良种收购价格高于商品粮收购价格0.15元,同时每斤良种补贴网格合作社0.05元,每亩土地能够增加村集体收入60元。”密州种业负责人介绍道。

在该行的资金支持下,企业盈利、合作社创收、农户增收的利益共享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完善。

诸城农商银行以支持大型农业企业为抓手,主动加强对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带动主体、大型综合体的信贷支持和跟踪服务,重点帮扶“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农业产业联合体,对产业链条上的种业企业、合作社、农户提供全面信贷资金支持,助力发挥产业链辐射带动效应。

截至目前,该行已发放涉农企业贷款627笔、63.7亿元;为合作社发放贷款3笔、550万元,授信7笔、1150万元,服务农户2600余户。

全面对接

实现种业产业金融服务全覆盖

诸城农商银行不断深化与农业农村局、畜牧业发展中心、工会等政府机关单位的沟通协作,对接获取种子协会行业信用评价AAA级种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托管服务组织等单位名单,借助分岗管户、金融辅导、“首贷培植”、整村授信、沿街商户走访、客户经理驻点办公等活动,组织客户经理深入农业种业一线,逐户上门调研生产经营状况。

同时,该行积极采集农业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农户信息,开展批量预授信,建立种业信贷资金需求台账,量身定制种业专项信贷计划。

目前,该行已累计开展走访7600余次,对接农业生产企业50余家、新型农业生产主体150余个、种养殖大户600余户、农户5200余户。

诸城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于云智表示,作为深耕“三农”的地方金融主力军,该行将持续聚焦种植资源保护、现代种业企业培育、种业科技创新攻关和种业基地建设等重点领域,立足行业形势和市场主体特征全方位配套优惠政策,实现对农作物种子、畜牧良种、水产鱼苗和林木种苗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全覆盖,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