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雄 见习记者 石柳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国家开发银行召开2022年度党建和经营工作会议,总结2021年党建和经营工作,部署今年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开发银行坚持党的建设和业务经营两手抓,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开发性金融使命担当,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扎实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助力“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2021年,开发银行发放本外币贷款2.99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6500亿元,有力支持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
会议指出,一年来,开发银行发挥开发性金融功能作用,发放“两新一重”贷款1.76万亿元,促进扩大有效投资。设立专项贷款支持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发放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4917亿元,为重点产业链发展提供专项金融服务。助力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重点省区人民币贷款新增占比稳步提升。促进绿色发展,发放绿色贷款5663亿元,深入实施县(区)域垃圾、污水处理“百县千亿”专项金融服务,做好能源保供金融服务,绿色贷款和清洁能源产业贷款增速超过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助力开放发展,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发放转贷款2355亿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发放助学贷款379亿元。持续推动风险防范化解处置,扎实开展“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提升开发银行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会议强调,2022年,开发银行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助力“六稳”“六保”,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贡献力量。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一是积极服务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全力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精准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开发银行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优化信贷结构,多措并举向实体经济让利。
二是助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主动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102项重大工程和国家级专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推动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尽快实施。
三是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补链强链”专项金融服务行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五是倾力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助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发挥助学贷款主力承办银行作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助力养老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六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统筹有序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支持煤炭煤电保供和结构调整。
七是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助力稳外贸稳外资。
在防控金融风险方面,开发银行要落实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贯彻“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原则,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监测防控,全力做好风险化解处置,推进内外部监督检查和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持之以恒提升信贷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持续健全内控合规管理体系,继续打好风险化解处置持久战,坚决守住风险底线。
在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开发性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方面,开发银行要落实分类分账改革要求,加强市场化融资模式创新,推进开发银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十四五”业务发展规划实施。强化资产负债联动,持续拓展向实体经济让利空间;加强集团统筹、母子公司联动,强化“投贷债租证”协同和子公司管理,优化综合金融服务;增强市场意识,把握金融规律,加强调查研究,增强工作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
会议要求,开发银行要加强组织领导、迅速采取行动,推进全面性、实质性、根源性整改。要抓实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效。要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深入实施“人才强行”行动计划,加强教育培训,厚植“金融报国”文化,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