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1月10日 > 总第520期 > B2 > 新闻内容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 全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讯员 李虎 孟浩博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山东济宁全市农商银行坚守支小支微市场定位,围绕企业金融需求,创新信贷产品、优化金融服务、落实惠企政策,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攀登企业”发展。截至2021年11月末,济宁全市农商银行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1万户、金额510余亿元。

创新信贷产品

“贷”动企业发展活力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瞄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攀登”企业资金需求,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人才贷”“普惠小微信用贷”,支持企业开展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7.66亿元,较去年初增加51.11亿元。

全市农商银行大力推广“财信担保贷”“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等政策性信贷产品,解决企业“融资难、担保难、融资贵”问题。目前,“财信担保贷”“创业担保贷”“鲁担惠农贷”余额分别为24.42亿元、34.74亿元、18.07亿元。

全市农商银行还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碳排放权质押贷”“仓单质押贷”“应收账款质押贷”等信贷产品,重点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流动资金周转。

山东天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营食用菌种植技术推广服务等,该公司墙式立体种植模式、食用菌自动喷灌法和栽培袋提前打眼等专利技术,被省农业厅、省食用菌协会作为食用菌种植新技术在全省推广,但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金出现缺口。鱼台农商银行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以专利技术为质押为该企业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500万元,支持企业专利项目产业化、技术改造升级。

优化金融服务

推动企业获得信贷

在济宁审计中心指导下,全市农商银行创新政银合作方式,发挥139名脱产挂职副镇长作用,当好企业发展“金融服务顾问”,加强与“攀登企业”及政府“助企攀登”工作人员常态化对接联系,精准高效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市农商银行已完成辖内402家“攀登企业”对接全覆盖;落实“金融辅导”要求,成立由班子成员、部室经理为成员的企业“金融辅导队”14支,深入企业对接资金需求,“一企一册”建立企业档案,“一企一策”提供服务方案,破解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畅通“线上+线下”金融服务渠道,充分运用36部、24小时申贷热线,优化办贷模式,精简办贷流程,开通信贷“绿色通道”,全力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济宁市晨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国内一流集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医疗设备器械生产制造商。因订单增加,该公司面临原材料紧张、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急需信贷资金支持。兖州农商银行挂职干部得知情况后,立即上门对接,了解到该公司拥有2项实用新型专利,为其量身打造了专利权质押贷款方案,当日即成功发放贷款500万元,破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落实惠企政策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实行“优先评估、优先授信、优先贷款、降低门槛、简化程序”的“三优一降一简”的政策,推行“实地上门、逐户对接、一次办好”服务,以“快、简、优”的金融服务保障小微企业迅速发展。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灵活采用展期、无还本续贷、调整结息周期等方式,做好贷款资金接续,帮助渡过难关。

同时,济宁全市农商银行积极落实再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对符合贴息政策的产业升级和技改等项目积极提供中长期贷款,通过财政补贴、主动降息等方式,降低客户融资成本。截至目前,全市农商银行累计为1800余户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23.12亿元,累计减息让利9000余万元。

近年来,济宁全市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省联社党委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加大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支持力度,提前完成市下达全年任务目标;选派139名优秀干部脱产挂职副镇长,助力“双百双千”工程培育,服务乡村振兴;扶持“攀登企业”“准规上企业”“种子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21年11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存贷款总额突破2500亿元,前11个月共缴纳各项税金5.51亿元,同比增幅32.77%,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农商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