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金占跃
【农村金融时报】
2021年,农发行内蒙古分行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粮食安全等领域,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实现了信贷投放增量、扩面、降本、提质。
截至2021年12月20日,该分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15.85亿元,贷款余额1297.21亿元,较年初净增21.4亿元。
全力促进乡村振兴
农发行内蒙古分行坚守“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战略定位,坚持组织领导不减弱、政策扶持不减少、工作要求不减轻、考核力度不减低“四个不减”,推进机构、政策、产品、工作、制度“五个衔接”。
截至2021年12月20日,该分行累计投放贷款139.15亿元,积极助力内蒙古自治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其中,向7个盟市的31个脱贫旗县投放贷款41.96亿元,向5个盟市的10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投放贷款17.37亿元;投放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贷款3.82亿元,支持了超过800人以上的集中安置点8个。
该分行紧紧围绕乡村建设薄弱环节,投放19.2亿元贷款,支持城乡结合部供电供暖、光伏发电等项目,助力补齐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如该分行投放2.98亿元贷款支持呼和浩特金山热电厂2×66万千瓦扩建工程建设;投放2.15亿元贷款支持包头土右新兴工业园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放1.49亿元贷款支持乌兰察布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投放1.28亿元贷款支持通辽吉源热电2×36MW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投放1.19亿元贷款支持锡盟巴拉嘎尔高勒镇生态宜居城镇提档升级。
该分行还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投放贷款53.33亿元,支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其中投放15.79亿元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涉及羊绒、生猪、羊业、乳业等,支持了内蒙古小尾羊、赤峰东荣羊绒、牧原农牧、河套酒业等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质大型企业,助力自治区优势特色农牧产业发展;投放贷款6.7亿元,支持赤峰市国际种苗小镇等国家级涉农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物流园区建设。
擦亮“粮食银行”金字招牌
农发行内蒙古分行始终把服务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全力保障国家和地方粮食政策性储备、轮换和调控信贷资金需求,支持粮油市场化收购和粮油全产业链发展,以及重要农副产品的稳产保供。截至2021年12月20日,该分行累计投放粮油贷款101.75亿元,支持企业开展跨年度、夏粮和秋粮收购186.33亿斤。
该分行投放贷款2.92亿元,全力支持2021年度夏粮收购,支持企业收购粮食3.9亿斤,是全区银行业唯一支持夏粮收购的银行。
对于2021粮食年度的收购,农发行内蒙古分行坚持做到“三早三好两优”。
该分行坚持做到早调研,从2021年7月份起就组织辖内各级行深入粮食主产区,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粮食企业和农民交流,了解新年度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商品量等信息,掌握秋粮收购、企业经营、资金需求等第一手资料。
该分行坚持做到早部署,从7月份起就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秋粮收购工作,围绕客户分布、贷款额度、贷款条件、客户评级和授信用信调查五个环节制定工作预案,较上年提前半个月进行整体工作部署。
该分行坚持早办贷,集中开展贷款调查审议审批,目前已经调度收购资金规模100亿元,已审批秋粮贷款140户、83.9亿元,已向116户企业投放贷款39.7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37.3亿斤,切实做到“钱等粮”。
为严控粮油收购信贷工作中的经营风险,农发行内蒙古分行坚持选择好贷款客户,积极与粮食主管部门沟通,坚决不支持不具备粮油收购条件的客户;把握好贷款节奏,按照企业收购进度支取贷款,做到贷款投放与企业实际用款需求相配套;控制好信贷风险,落实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制度,实行“人防、技防”相结合,加强库存监管,做到钱随粮走、购贷销还、专款专用、库贷挂钩、封闭运行,确保收购资金“放得出、管得住、收得回”。
此外,在支持秋粮收购过程中,农发行内蒙古分行从两方面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一方面,优化信贷服务。该分行根据粮食企业的实际,对于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适用相应的信贷产品,并为每个企业配备客户经理,按收购进度提前测算好收购资金,确保供应不断档;为粮食加工类企业制定专门信贷服务方案,积极为其上游原粮供应商提供信贷支持,目前已向恒丰银粮面业等27家粮油龙头企业投放贷款9.5亿元,大力支持粮油全产业链发展。
另一方面,优化结算服务。该分行充分运用柜面、银企直联系统、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提供便捷的支付结算服务,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