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衍水 通讯员 廖娟娟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福建长汀联社找准“农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主力军”发展坐标轴,秉承“立足三农、聚焦普惠、服务实体”发展主线,赓续红色血脉讲传承,融合绿色谋振兴,凸显特色抓创新,聚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打响“十四五”开局之年收官战。
党建引领发展
围绕红色讲传承
早在2007年,长汀联社就与长汀县委组织部协调,牵头制定了《关于开展党员信贷快车活动的实施意见》,依托农村信用社解决农村党员发展经济过程中贷款难、担保难、手续多、数额小等问题,建立党员激励帮扶机制,发挥农村党员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带头作用。
长汀联社蹚出了一条“党员引领、能人带路、金融助力、大户示范”的发展路径,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党员先锋贷超10亿元,至今未有一笔不良贷款产生。
为深入推动党建引领,擦亮农信党建特色,汇聚“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合力,长汀联社还与长汀县委组织部签订了《党建和金融助理服务乡村振兴合作协议》,立足辖内26个物理网点、292个普惠金融服务点及福农驿站形成县域全辐射,并结合整村授信及信用工程,派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狗不叫”金融助理,通过党员的典型示范作用,推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将金融服务延伸至振兴乡村的“神经末梢”。
推进绿色金融
融合绿色谋振兴
长汀县河田镇上街村牙背山的小俞大学毕业后曾在福州担任建筑工程师。他返乡后,加入了秀绿农牧家庭农场,农场在林下喂养的河田“飞鸡”肉质鲜美,荣获福建省农业名特优新产品展销会金奖,农场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
去年疫情期间,农场养殖的河田鸡销售受阻,然而每天的饲料开销就要好几万元,小俞感到一种未曾有过的压力与挑战。长汀联社金融助理在深度摸排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快速响应向其发放50万元的纾困贷款。
如今,小俞业已开通抖音等线上直播,吸引更多城里人享受长汀的好山好水好产品。
这只是长汀联社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基地来服务“三农”的一个缩影。长汀联社积极主动作为,聚力扶林扶绿,结合绿色金融优势和生态优势,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发挥金融纽带作用,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截至11月末,长汀联社涉农贷款余额59.17亿元,涉农贷款占比达到94%,其中绿色信贷余额2.35亿元,较年初增加8491.2万元,增幅56.37%,高于各项贷款增幅46.57个百分点。
助力普惠金融
凸显特色抓创新
围绕“党政所需、农村所缺、农民所盼、农信所能”,长汀联社积极打造“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长效机制,拉近服务距离,丰富服务内涵,夯实农村基础客群,巩固农村金融主阵地,逐步形成线上线下“福农驿站”“福农e政”“远程银行”多维度数字普惠金融特色服务模式,促进科技力量与人文关怀相互融合,进一步擦亮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金字招牌”。
外出乡贤同样牵动着农信人的心。家住厦门的李女士是信用社的老客户,因经营需要,申请了10万元信用贷款。考虑到疫情影响,该行金融助理向客户推荐远程银行。在客户经理和客服人员的配合下,仅仅几分钟时间,就顺利完成了线上贷款面审和合同签订等一系列操作。自10月以来,长汀联社通过远程银行已经受理完成70笔贷款,成功发放518.20万元。
为凝聚政银村合力,融入乡村振兴大局,长汀联社立足资源禀赋和客群特色优势,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深度融合、串珠成线、点线成面,在全县率先推出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政务“五位一体”的福农驿站。如今,村民可以就近享受福农驿站医疗专家坐诊、优秀首席司法调解、公共政务一体化自助办理等综合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