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对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聚焦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增加老区金融供给;聚焦服务升温,集中推出暖心措施,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聚焦为基层减负,用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深度激发基层干部的干劲和活力……
2021年,农行云南省分行把学史力行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紧密结合农行担负的职责使命,将办实事实践活动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着力实施一批金融为民、利民、惠民、便民重点项目,全力解决一批金融服务的痛点、难点、堵点、盲点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金融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过在各条线广泛开展调研,农行云南省分行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围绕六个方面、二十二条实事项目,梳理出54项问题,细化形成115条工作目标,涵盖服务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民生金融、服务升温、优化流程和基层减负等内容,按月监测落实进度,靶向发力。截至今年11月末,省分行“办实事”任务清单推进良好,成效明显,及时解决的44项,持续推进中的10项。
在支持云南基础设施补短板办实事方面,该行大力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重大项目,今年前11个月,完成重大项目贷款投放344亿元,其中,交通运输行业法人贷款余额1360.35亿元,较年初增加280.09亿元。
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方面,该行聚焦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三大重点产业,重点支持大理州洱海流域污水治理等带动力强、影响广泛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客户,实现绿色信贷的精准、有效投放。11月末绿色信贷余额499.74亿元,较年初增加40.52亿元。
在发展普惠金融办实事方面,该行以“纳税e贷”“微捷贷”等重点产品为抓手,着力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与省科技厅合作实施政府风险金增信模式,支持省内346户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投放贷款102亿元;严格执行中小微企业减费让利政策,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逐年下降;深化“小微e贷”营销推广,做实供应链金融。
在服务乡村振兴办实事方面,该行“惠农e贷”余额达204.98亿元,较年初净增70.76亿元,移动端农户信息建档26.67万户,较好破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广掌银乡村版,搭建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研究制定金融支持革命老区专项政策,助力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方面,该行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做好消费帮扶等专项行动。截至11月末,88个脱贫县、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分别比年初增加217亿元和78亿元,脱贫县贷款规模和增量均居省内四大行之首;累计直接购买脱贫地区农副产品1402万元,累计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副产品5360万元。
在保障民生需求办实事方面,该行打造“智慧工地”场景金融,推广务工人员专属“筑福卡”,为农民工客群提供专属金融服务;推广省级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项目,进一步拓宽互联网服务“三农”新通道;成功落地农行普惠金融站引荐业务,让科技金融发展红利惠及更多人群。截至11月末,代理社会保障卡发卡4577.59万张;当年新增代理民生项目105项、代理金额4420万元。
在推进服务升温办实事方面,该行推广“空中柜台”远程服务,让客户足不出户就享受便捷金融服务。立足“厅堂”,该行开展适老化系统改造,解决老年客户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完成全省网点高柜服务区通风系统的安装改造;特殊群体“特事特办”,送服务上门到群众心坎上;将金融知识“翻译”成民族语言进村入寨开展宣讲,增强民族地区群众金融意识;强力推进“断卡”行动,守住群众“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农行云南省分行班子成员深入楚雄、红河等地基层一线开展调研,了解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和金融需求,搜集“急难愁盼”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指导。目前,成功落地威信“美丽县城”建设贷款项目,已完成投放4100万元。各级行机关党组织与基层行开展党建结对帮扶活动,形成了上下联动、同向发力的服务群众工作机制。
农行云南省分行辖内各分行紧紧围绕省分行确定的六个方面重点任务,结合本单位实际,共确定办实事项目1900余项,精准对接当地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在全行形成了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比如,红河分行党员先锋队进瑶山开展农户信息建档、惠农E贷推广、电子医保凭证激活等服务,推动普惠金融持续化、均衡化发展。怒江分行组建党员攻坚队,研发推出“农银智惠怒江”平台,拉动消费500余万元,惠及商户186户,帮助在疫情冲击之下的怒江实体经济走出困境。德宏分行积极支持金融保供、复工复产、民生工程等疫情防控密切相关项目践行金融戍边使命,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 (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