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蒋敏
【农村金融时报】
为帮助初创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职工创业者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通创新创业职工融资的“最后一公里”,“贷”动企业实现良好开局,江西景德镇市总工会联合邮储银行景德镇市分行推出“瓷都工贷”这一产品,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悉,“瓷都工贷”是邮储银行景德镇市分行向景德镇市符合授信条件的工会会员、劳动模范、返乡农民工等发放的用于支持其创新创业、生产经营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并由景德镇市总工会提供200万元资金进行全额贴息。
让退伍军人感到别样温暖
2021年年初,在餐饮领域奋斗多年的退伍军人老范感到了别样的温暖。
据悉,老范退伍前一直在部队从事后勤工作,主要管理部队食堂采购及人员用餐,对餐饮行业有较丰富的经验。退伍后,老范选择继续自己的餐饮事业,2018年在珠山区开了一家餐饮店。近两年因疫情影响,公司资金面临短期周转困难,又苦于缺乏有效抵押物无法从银行贷款。
“我们这些小企业体量小、担保难,很多银行都不愿贷款给我们。”老范说。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邮储银行景德镇市分行第一时间联系老范,采取相应措施,向其发放了“瓷都工贷”30万元,在无任何抵押物担保的情况下,满足了这类中小微民企的融资需求,缓解了公司资金周转压力。
帮先进模范勇于带头致富
老王常年在外打工,一直怀揣着回乡创业的梦想,苦于创业无政策、无门路一直未能实现返乡创业梦。
近年来,景德镇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优化创业服务,强化资金保障,鼓励更多外出人士回家发展。老王看到了希望,毅然回家创业,在乐平市礼林杨家庄村租下105亩经营猕猴桃种植和销售。经过几年的打拼,他不仅自己闯出一片天地,还带领着乡亲走上了致富道路。
老王凭着不懈努力,短短几年的时间为附近村民创造了近20个就业岗位。去年,因为疫情猕猴桃销售受到了一定影响,导致猕猴桃种养殖大棚经营维护缺少资金。
偶然的机会,老王通过乐平市工会了解到,景德镇市总工会为帮助解决职工创业者、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联合景德镇市邮储银行完成“瓷都工贷”,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邮储银行成功申请“瓷都工贷”20万元,这笔资金用于猕猴桃大棚的修理扩建、化肥的采购等,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
如今,猕猴桃种植场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老王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老王表示,通过此次贷款他感受到了邮储银行的关怀和温暖,在今后的生产和经营中也同样希望把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鼓励带动更多的人利用利好政策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精准滴灌缓解融资难题
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在小微经济、传统制造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密集的瓷都,景德镇市总工会联合邮储银行景德镇市分行用“瓷都工贷”这把利器,以普惠金融为切入点,帮助了千千万万个像老范、老王这样的中小微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突破融资困局。
小江是一名陶瓷从业者。疫情出现后,艺术陶瓷和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后来,小江通过求助邮储银行,经市总工会同意,成功获得30万元的“瓷都工贷”,同时,他还开通网络销售平台,生意越来越红火。
“企业能够及时渡过难关,离不开‘瓷都工贷’的支持,以后要持续为陶瓷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小江说。
这些鲜活实例不仅是“瓷都工贷”业务取得初步成效的缩影,更折射出邮储银行用匠人之心打磨纾困中小微民企融资利器的点滴实践和不懈探索。
目前,“瓷都工贷”业务模式愈加完善。今年以来,邮储银行景德镇市分行已经累计发放“瓷都工贷”2800多万元,带动近600人就业,让更多中小微民企享受到更加适宜、充足的甘霖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