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12月20日 > 总第517期 > B5 > 新闻内容
有天灾更有人情
霞浦联社多举措为紫菜养殖户度难关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陈衍水 通讯员 陈敬中

【农村金融时报】

紫菜是霞浦县三沙镇主要产业,全镇放养面积2万多亩,是三沙镇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每年的紫菜收成场面更是霞浦滩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是,由于今年受到夏季高温影响,紫菜收成却不尽如人意,霞浦三沙的养殖户们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霞浦县三沙镇辖27个村4个社区,90%以上的村都有养殖紫菜的传统,而小皓村、青官司村、花竹村等村是养殖紫菜的“领头村”。作为领头村之一的青官司村,全村几百户的村民几乎都是以养殖紫菜为生。这一次的绝收,让青官司村村民一年的辛苦全都打了水漂,损失更是高达上亿元。

得知当前紫菜养殖产业现状,福建霞浦联社三沙信用社的网点主任及客户经理,主动联系青官司村书记,并立即下乡进行情况调研。青官司村村民陈贻金告诉三沙信用社客户经理:“由于去年紫菜收成好,价格高,看到其他人家收成不错,年初投入了近20万元养殖紫菜,现有32亩的紫菜。本来想着今年收成之后可以赚一笔,但是没想到会碰到现在这种情况,现在是颗粒无收。”针对目前的情况,只能想办法继续补种,盼望第二水、第三水挽回一些损失,但对于收成如何,陈贻金也没有信心。但由于此前的可用资金几乎全部投入紫菜养殖,没有资金进行补种。除了陈贻金一家人,青官司村几百户人家几乎都是这种情况。

在了解到三沙镇青官司村的情况后,为更全面、更深入了解当前紫菜产业发展及资金需求,霞浦联社工作人员随后也走访了小皓村、花竹村、虞公亭村、陇头村等紫菜养殖大村,详细了解养殖、资金周转、融资需求等情况,并与当地养殖户进行沟通交流。

霞浦联社金融助理到养殖基地了解金融需求。

霞浦联社三沙信用社在调研结束后,立即召开了针对三沙镇紫菜养殖户的紧急会议,主要研究信贷资金收回与发放的具体实施方案。今年8月,针对征信良好但由于紫菜欠收、资金周转困难的贷款户,办理了无还本续贷12笔;对于想要补种紫菜的养殖户,在调查了实际情况后,对于有经验、劳力足、人勤劳、补种方案可实施的贷款户,增加了信贷资金近2000万元。通过多举措支持三沙镇紫菜产业的复苏,帮助养殖户们渡过难关。

除了在信贷资金上给予紫菜养殖户大力支持,霞浦联社三沙信用社也给养殖户们开通了“绿色通道”,对于养殖户们的贷款,客户经理采取“一趟不用跑”的原则,利用掌上银行、自助开卡机等移动设备,对于有续贷需求、增额需求的养殖户们采用上门送贷的方式,不占用养殖户们生产劳作的时间,让养殖户能够安心、专心地工作。

同时,霞浦联社也加强对紫菜行业的贷前、贷中与贷后经营情况的调查,确保贷款资金用途与贷款的及时、足额收回,使得贷款资金真正用于紫菜产业的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