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青 杨华平 杨艳霞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各地农商银行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战略转型,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步入新发展阶段,农商银行要当好农村金融主力军、普惠金融领跑者、地方金融排头兵,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力推进改革
农商银行应从如下两方面全力推进改革:
一是始终坚持服务县域、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的定位。在改革发展上既要算眼前账,又要算长远账。从合作制到股份制后不能转变服务方向,要坚持聚焦服务县域、服务小微、服务“三农”的主责主业。
二是始终坚持县域法人的独立性。农商银行应专注支农支小信贷主业,不断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扎根当地、潜心服务,更好地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推动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共生共荣。
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农商银行应从如下几方面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全力服务发展大局。农商银行应依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标制定发展规划,推动业务发展与战略定位相匹配,保持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依据省、市、县经济、产业、金融等发展规划,为实现现代化不断贡献农信力量、彰显农信担当。
二是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农商银行应顺应新形势、新要求,立足实际,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金融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注重发挥农信客户资源、网点资源、市场资源等优势,在发展过程中开辟农信事业新局面。
创新思维方式
农商银行应从如下几方面创新思维方式,服务好客户:
一是运用好差异思维。农商银行要把握好金融行业的特征,科学认识自身在机构定位上的地方性、在法人架构上的独立性、在服务宗旨上的政策性、在经营范围上的地域性;把握好区域内经济发展、产业发展、金融发展的差异性,推行差异化信贷利率定价政策,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因地制宜走差异发展、错位竞争、服务本土的发展道路,保持本色、突出特色、打造亮点。
二是运用好发展思维。农商银行应牢固树立“成本理念”和“算账意识”,做到会算账、善算账、常算账,对经营情况较好、中等、一般分支机构,采取针对性、可操作性措施,解决好农商银行发展中的问题。
三是运用好比较思维。农商银行要熟知自身与其他金融同业相比所呈现出的股权结构分散化、客户结构老龄化等特征,发挥好自身优势,树立起信心决心,更要勇于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敢于创新创造、争先争优。
(杨长青、杨艳霞工作单位为湖南省联社邵阳办事处;杨华平工作单位为新邵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