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卿黎 蒋金艳
【农村金融时报】
走进广西桂林灌阳县黄关镇猫儿石村冷水鱼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坚固的养鱼池,这是村民依靠智慧与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的宝贵财富。
猫儿石村冷水鱼养殖基地建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青山秀岭,在竹枝枫叶的大山深处,这里的泉水达二级饮用水标准,属于天然弱碱性泉水,山泉的矿物质、维生素、藻类等含量丰富,非常适合冷水鱼的养殖,养殖的冷水鱼肉质细嫩、入口鲜甜。
“大山深处建基地,山泉水养冷水鱼,冷水鱼吃起来没有泥味,在市场上很走俏。”眼前这位皮肤黝黑、体格精瘦的男士是扬帆冷水鱼专业养殖合作社总经理史运忠,在当地小有名气,在他的带领下,乡亲们走上了一起致富的路子。
2017年,史运忠刚从广东务工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水质这么好,就想通过养殖冷水鱼创业,为家乡脱贫致富出一把力。然而思路有了,资金却成了拦路虎。灌阳农商银行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当即为他发放20万元的“养殖贷”信用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从2017年建场开始到现在,猫儿石村的冷水鱼养殖已发展到70多亩。
“刚开始建基地的时候,鱼池建设投入大,后来连买鱼苗的钱都没有了,灌阳农商银行的信用贷款就是及时雨,给我解决了资金困难,让我的基地顺利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并且产生了可观的效益。”史运忠介绍说。
目前,史运忠的冷水鱼养殖从最初的个人到现在成立冷水鱼专业养殖合作社,带动14户建档立卡户一起养殖并顺利脱贫,更让冷水鱼养殖成为猫儿石村的主导产业。
几年来,史运忠带领群众打出了灌阳第一“冷水鱼村”的招牌,年产冷水鱼20多万公斤,年产值达500多万元,大大提高了村民百姓增收,让这个曾经的山区贫困村,摇身一变成富裕村。
在当地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灌阳农商银行一路大力扶持。“猫儿石村冷水鱼养殖是我们充分结合服务区域特色和业务经营发展实际重点支持的项目之一,年初以来,我行金融先锋、党员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进村入户,大力宣传我行各项金融政策及信贷产品,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及时放贷,目前已累计为该村发放贷款300多万元,支持该村发展冷水鱼养殖。”灌阳农商银行黄关支行行长郑涛介绍。
据介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是该行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灌阳农商银行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创新服务产品,以开展“党旗引领+金融先锋”工程为契机,转变思想,从“客户申贷”变成“银行送贷”,主动上门了解客户信贷需求,传承弘扬“以农为本、为民解困”的“挎包”精神,切实做强服务“三农”工作,不断加大种养殖业信贷投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养殖业贷款1.61亿元,种植业贷款5.60亿元。
灌阳农商银行董事长韦桂安表示,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以“党旗引领+金融先锋”及“万名农信先锋进万村”为抓手,主动作为,大力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秀名牌产品,以“特色金融”服务“特色产业”,“贷”活特色产业,为服务县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农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