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晟
【农村金融时报】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周密部署,积极应对,取得显著成效。在此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外向型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出口强劲。但受大宗商品价格始终居高不下、运输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企业利润增长并不明显,加上近期煤炭供应紧张,造成局部地区电力供应不足,企业产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针对这种状况,农商银行应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强力推进普惠金融,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积极运用各项纾困惠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多措并举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努力提升企业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全面提升授信覆盖面
小微企业具有业务规模小、库存储备少、资金实力不强等特点,在今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为此,农商银行应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
一是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发展道路。农商银行应全面调整信贷结构,严控大额贷款投放,严格管控房地产贷款,全力发展小贷业务,将信贷资源不断向普惠金融领域倾斜,将资金分散到小微企业中,全面提升授信覆盖面。
二是全面提升“双基”共建金融服务站服务效能。农商银行应与农村两委、金融联络员积极对接,充分发挥金融联络员的信息优势,以金融服务站为媒介全面开展大规模走访活动,主动上门对接,提升金融服务的主动性。
三是大力拓展首贷户。通过开展金融知识下乡等宣传活动,农商银行可深入企业问需求、讲政策,着力解决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大力拓展首贷户,提升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分担企业经营压力
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增加了对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企业经营压力凸显。农商银行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帮助企业缓解经营压力。
一是用足用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农商银行应积极对接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需求,对经营良好但暂时还息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结合客户实际情况“一企一策”签订延期还款协议,全力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二是因地制宜,为企业提供灵活的还款方式。农商银行应进一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对暂时性经营困难的企业采取无还本续贷、展期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恢复经营。
三是大力发展信用贷款。农商银行应针对区域内企业信贷需求和特点,研发推出信用贷款产品,着力解决小微企业抵押不足的难题,为小微企业提供充足的信贷资金。
全面落实减费让利
为进一步缓解企业经营压力,节省企业财务开支,农商银行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全面落实减费让利政策。
一是全面减少企业多余支出。对抵押类贷款,农商银行可以采取自主评估的方式为客户节省评估费用,并对所有抵押类信贷业务办理抵押登记时承担抵押登记费用;对公司类信贷业务,除特别情况外,不要求企业提供财务报表、年度审计报告等,为企业节省审计费用。
二是降低贷款利率。农商银行应严格落实减费让利政策,全面降低贷款利率,尤其是对域内受影响严重、处于产业链核心、辐射带动小微企业能力强的重点企业降低利率,为其提供低成本的资金,减轻重点企业对产业链上小微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进而缓解全产业链资金缺口。
三是灵活运用政府纾困基金。农商银行应不断加强与政府纾困基金合作,主动帮助企业申请纾困基金,降低资金“过桥费”,全面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质效,农商银行应围绕服务、效率、渠道三方面发力,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持续下沉信贷服务。农商银行应结合各区域企业经营状况与产业特点,对分支机构信贷审批权限进行重新厘定,充分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将信贷决策主体保持在基层,缩短企业信贷需求与贷款供给之间的“距离”。
二是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对信贷业务开展地毯式回访,全面梳理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服务、效率等问题,定期召开分析会逐一解决,从根本上提升客户体验。
三是推动信贷业务限时办结。农商银行应积极借鉴同业经验及做法,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整合再造,充分发挥小法人经营机制灵活的优势,对信贷业务实行限时办结,全面提高服务效率。
四是加强渠道建设。针对科技支撑不足、技术能力不强、线上业务薄弱等问题,农商银行应研发并推出线上申贷微平台、电话申贷客服平台,着力弥补线上渠道短板,使客户在微信、电话端就可以申请业务,客服在线下第一时间对业务进行分流,并根据客户属地、贷款意向指定分派客户经理上门对接,从而加强信贷业务的便利性。
五是强化服务。农商银行可以在全辖范围内开展“礼仪提升品质服务”专项培训,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月”“最美柜员”“最美大堂经理”等系列主题活动,不断规范前台服务,提升整体服务品质。
作者单位:河北霸州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