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11月29日 > 总第514期 > B4 > 新闻内容
新余农商银行 以金融温度提升幸福指数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胡冬生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江西新余农商银行始终坚守“立足本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持续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主动利用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不断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

截至9月末,新余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275.63亿元,较年初增加20.12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33.41亿元,较年初增长9.31%;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9.58亿元,较年初增长9.69%,普惠型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充分彰显了普惠金融主力军的责任担当。

“人人贷”强了信心

“今天真正让我体验了一回‘秒贷’,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咱新余农商银行贷款快、服务好。”今年初,经营烧虾馆的钱霞红受疫情影响,导致资金出现困难。为尽快复工,钱霞红向新余农商银行申请贷款。该行客户经理及时上门对接,指导钱霞红用手机银行操作申请“百福·商e贷”全新线上产品,仅用1分钟时间,就为其成功发放贷款10万元,这让钱霞红颇感惊讶。

去年以来,新余农商银行以本行金融数据为基础,结合该市户籍、婚姻、房产、公积金、工商登记、税务等政务大数据,以及人行征信信息和互联网三方数据,构建“1+1+N”的多维数据资源,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客户精准画像、评级授信,为客户提供全自助、纯线上的信用贷款产品,由此创新推出了“政务大数据+普惠金融”数字化普惠金融新模式。

这种模式下,客户只需一部联网的智能手机,就可以提出贷款申请,系统自动判断准入与否、风险系数与授信额度,整个贷款过程无歧视、无跑腿、无担保、无费用、无等待、无干预,真正实现了“人人贷”。通过普惠金融服务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有效解决了小微客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据统计,该行推出“百福·商e贷”“百福·家e贷”两款纯线上金融产品一年多来,累计授信12629户,授信金额13.82亿元。

“户户扫”暖了民心

61岁的罗小英老人,是仙女湖区河下镇礼珠村的一名孤寡老人。新余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通过“深度四扫”了解到老人情况后,立即上门为老人办理了社保卡业务,现场为其激活了社保卡和申领电子社保卡。老人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道:“农商银行的服务真是太好了、太贴心了。”

社保卡涉及千家万户,关乎民生大事。新余农商银行将全辖50个网点打造成为社保卡金融服务网点,确保社保服务“天天不打烊”,并通过扫村、扫园、扫街、扫户的“深度四扫”将服务延伸到老人家中、延伸到病床前,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该行承担了全市所有乡镇以及城中村客户的社保卡综合金融服务工作,发放社保卡80.69万张,服务客户约占全市人口的67%,其中已激活社保卡68.22万张,激活率达到84.54%。

以此同时,该行还以“深度四扫+整村授信”为主要抓手开展农村金融普惠工作,通过村委背靠背评议生成“白名单”,老百姓不需要跑银行、交材料,通过手机操作就能随借随还,方便快捷,真真切切享受到身边实实在在的普惠金融服务。

“村村通”省了操心

在分宜县洞村乡程家坊的小卖部,店内商品摆放有序,由新余农商银行提供的智能终端、收银机、扫码牌摆放在显著位置,店主钟会生熟练地操作着收费终端,忙得不可开交。

“自从新余农商银行的便民服务点设在这里,我的店人气可旺了,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钟会生开心地说。

近年来,新余农商银行按照江西省联社有关部署要求,全面加强了“村村通”硬件配置及功能升级,做到统一悬挂标牌、统一张贴客户须知、统一告知客服热线与业务监督电话、统一办理业务范围等制度上墙、统一落实“4+1”标准服务模式“五个统一”,提升硬件规范化水平。

截至9月末,该行建成投入使用“村村通”助农取款服务站327个,村级普惠金融站共61个,初步构建了“营业网点+便民站点”的金融服务网络,实现了“简单金融业务不出村,复杂金融业务不出镇”的金融服务目标,真真切切为全市偏远地区的农户解决了金融服务“贵、难、远”的困难。

“天天讲”少了烦心

近年来,新余农商银行通过举办“百福惠民夜校”“百福惠民讲堂”等形式,持续推进百福惠民平台建设,用真情服务实现差异化竞争,树立“暖心”银行形象。

同时,该行通过与整村授信、网格化营销有机结合,将综合金融服务向农村、社区、园区、企业、学校、医院等人群聚集区域渗透。

此外,该行还整合内外部资源,为客户提供精准化、多元化的综合服务,竭力挖掘并满足客户的各类需求,将百福惠民课堂升级打造为综合服务平台,并成为与客户沟通的桥梁、联系情感的纽带,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提升新余农商银行的品牌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