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11月29日 > 总第514期 > B3 > 新闻内容
义乌农商银行 多措并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楼小青 陈飒飒

【农村金融时报】

当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逐步成为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浙江农信辖内义乌农商银行通过创新服务机制、打造专属金融产品、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加强政银合作等多项举措,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激发内生活力。

截至今年10月末,该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3.33亿元,比年初增加2442万元,增长7.91%。

主动对接

建立金融服务新机制

义乌农商银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名单制管理,开展信用建档评级及业务拓展活动,按网格下发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清单,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破解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融资难等问题。

截至10月末,该行辖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评级实现100%覆盖,共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76户、金额1.28亿元。

同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该行深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贷户”的贷款需求,加大对“首贷户”的信贷投放,推动金融资源向“三农”领域倾斜。

量身定制

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义乌农商银行瞄准地方特色、精准滴灌,推出系列特色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该行针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级村集体等经营主体,定制“农家乐贷”“家庭农场贷”“民宿贷”“惠农贷”“新农贷”“美丽乡村贷”“乡村振兴贷”“强村贷”等产品,贷款手续便捷、担保方式多样、还款方式灵活,能惠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同时,为解决农业经营抵押物少、融资难问题,该行创新推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活畜抵押贷款”。

例如,该行为义乌市星科家庭农场提供了全市首笔生猪抵押贷款50万元,解决了农场扩大养殖规模的资金需求;为义乌市义宝农庄发放了义乌市首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50万元。

加强合作

拓展产业升级新路径

在政银合作方面,义乌农商银行与14个镇(街)签订《政银共建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协议》。

同时,该行实行“一村一策”,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并通过开展“党建联盟”、结对帮扶、区域联建等模式,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截至目前,该行已为全市182个行政村提供“乡村·振兴贷”5.54亿元。

此外,该行深化与省农担、农信融资担保等政策性担保公司的业务合作,不断完善风险补偿机制,运用政策性担保方式解决高成长、轻资产型农业企业担保难、额度低等问题。

例如,义乌市莲红家庭农场从事田藕规模种植,主要采用钢架大棚技术,因购塑料膜、肥料等需要资金投入。该行通过省农担担保的方式为其提供了60万元的贷款支持,满足了资金需要。

该行还以支持粮食规模化生产、增加粮农收入为目标,联合农业局推出“粮食生产贴息贷款”这一专项贷款。

据悉,该贷款对象是从事粮食生产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利率按同期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执行。同时,每年省财政会按3%的贴息率且不超过实际贷款利率的70%(两者取低值)给予贴息,市财政再给予1%贴息。截至10月末,该行粮食生产贴息贷款余额2484.9万元,共申请贴息134.22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