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瑛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邮储银行甘肃酒泉市分行发挥自身基层网点多的优势,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城乡居民、服务小微企业”的战略定位,全面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土坯房改造”贷款
让村民安居
吴彦军是玉门市黄闸湾镇梁子沟村村民,平日以种地为生。他家里的住房是1985年修建的土坯房,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初,玉门市推行农村土坯房改造工程,梁子沟村是全市确定的首批改造点之一,吴彦军便想着给老人修个新房子,同时把自己的住房换一下。
根据相关政策,吴彦军新建住宅可获政府一次性补贴7万元,剩余部分需要自筹,这笔资金对他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建房计划一直搁置。
6月初,村委会通知吴彦军,邮储银行玉门市支行可以发放“土坯房改造”贷款,而且无抵押、无担保。吴彦军当天就联系了该支行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入户调查,不到3天时间就向他发放了6万元的“土坯房改造”贷款。资金到位后,吴彦军的新房子顺利开建。
邮储银行玉门支行工作人员到梁子沟村委员会的便民服务室走访调研
截至目前,邮储银行玉门市支行已在梁子沟村、蘑菇滩村等3个村成功发放了第一批“土坯房改造”贷款。
下一步,该支行将继续做好小金湾乡和东渠村合计400套“土坯房改造贷款”的授信工作。
“肉牛养殖”贷款
使致富带头人乐业
马鸿鹄是瓜州县南岔镇七工村的养殖大户和致富带头人,此前主要经营牛羊养殖。由于他的养殖规模较小,再加上牛肉市场波动,收入不太稳定,想扩大规模但受资金限制,一直未能如愿。
今年5月,得知邮储银行肉牛养殖贷款政策后,马鸿鹄与邮储银行瓜州县支行取得了联系。
该支行信贷客户经理上门了解情况后,向其授信3年循环使用的低利率养殖信用贷款40万元。马鸿鹄用这笔贷款成立了肉牛养殖合作社,现养殖规模已扩大至50头,收益增长了近20万元。
“在我发展受阻的时候,是邮储银行为我分析市场、推荐信贷产品、发放贷款资金。有了邮储银行的帮助,我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马鸿鹄说道。
如今,马鸿鹄已经掌握了科学的肉牛养殖技术。他计划继续扩建场地和养殖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形成产业链,创建当地的肉牛产业品牌。
据悉,为更好地把惠民利民实事办好,助力乡村振兴,邮储银行瓜州县支行通过多种形式帮扶农村致富带头人,拓宽服务“三农”渠道,提高服务“三农”效能,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信用村”贷款
助力乡村旅游提速
敦煌市鸣山村位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鸣沙山下。这里风景优美、位置优越,绿色农业与乡村民宿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是该村的发展特色,全村已发展乡村客栈53户。
2017年,邮储银行敦煌市支行主动对接该村村委会,把鸣山村建成“信用村”,并先后发放“信用村”贷款200余万元,支持鸣山村发展乡村民宿。
杨红军是鸣山村人,经营着一家特色客栈,随着客栈发展越来越好,杨红军想扩大规模,但资金短缺问题摆在眼前。这时,邮储银行敦煌市支行的“信用村”贷款引起了杨红军的注意。了解到该贷款方便快捷、利率低等特点后,便向邮储银行申请贷款。
前后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杨红军就拿到了5万元的“信用村”贷款,将客栈扩大至25间,年收入达20余万元。
“邮储银行服务好、放款快,及时的资金支持使我的客栈经营规模和质量得到了保障,为客栈发展保驾护航。”杨红军说道。
近年来,邮储银行酒泉市分行创新“党建+信用村”发展模式,坚持“党建与发展双赢,党建统揽促发展”理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该分行辖内各支行走村入社,对接村支“两委”,条线联动,优化作业流程、把控风险,推行批量调查、批量授信、批量放款,向规模要效益、借平台扩客群,在新形势下走出了新速度。
从2017年至今,该分行共建成“信用村”268个,占全市行政村的60.45%,累计发放“信用村”贷款21.6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