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魁正
【农村金融时报】
——戴志文没骨百花小品观后
戴志文,1971年生于广东番禺。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李魁正花鸟画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委员,《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特聘画家。
探春 138cmx70cm 纸本设色 2017年
东风吹醒玉玲珑 137cm×69cm 纸本设色 2020年
戴志文是一位有着极高天赋的青年画家。他聪明而有智慧,性情温和,刻苦勤奋,善于学习。尤其对没骨花鸟画倾注了无限的执着与深情。
志文的没骨百花小品清逸脱俗,一是品相清润如甘露,二是格调雅秀而飘逸。清,主要体现在用色虽鲜亮却少媚俗,色彩虽丰富而不显繁杂,主体花设色明朗鲜活并尽量在枝叶上使用主体花之同类色与之呼应,从而观照了对比中又有统一的调性因素;以冲撞法、接染法积渍的花瓣、叶片和枝干颜色看似繁复,但却能在统一中显出丰富的变化,且不失清润之感。逸,主要体现在出枝洒脱飘逸,区别于传统的出枝法;色彩鲜明而不浮躁,对比强烈却雅逸飘然。其实,品之逸格并非完全以所谓飘逸论之而全在于本有之气质。这就是志文作品能给人以清逸之感的本质所在。
志文作品委婉,一是起承转合之迴环委曲之图式,二是花姿情态尽显婉约之美。所谓委,是他的折枝花卉构图多以迴环委曲的枝干呈现起承转合之势衬托主体花,有别于传统的“三七停”“黄金分割”等平稳构图规律,尤其在边角出入的设计以及用印方面都融入了更多的现代意识,给人以回味的余地,使人感到他的折枝不是简单通用的折枝模式而更具有个性。所谓婉,是他的花姿情态总给观者以几分少女的羞涩味道,可以说是一种羞涩之美。
志文没骨花卉小品的另一特色是柔美俊丽。说柔美,是指志文所画之花、叶、枝干,姿有柔情,态见闲美,故柔美即柔和闲雅之美也。说俊丽,是指志文之花卉形色俊俏且华丽。由于志文的“新折枝”没骨在保持色相纯度的同时采用了典型的传统撞色、撞粉、撞水的没骨技法,色彩相互融渗,凹凸过渡合理,肌理斑剥自然,从中可以领略到明之孙龙、清之恽寿平没骨花卉的几分风韵。
可贵的是,志文不仅在没骨画技法的继承上下功夫,还进行了具有新意的尝试,如花瓣之间,叶片结构之间,巧妙地使用了空线结构法。所空出的结构之界限实际上是对线骨的一种反像补充,即以留空的白线或浅色线取代了工笔双钩晕染法所勾勒之墨线。在我早年的工笔没骨作品《远香》《月下美人》等作品中也曾用过此法,其实在恽寿平和蒋廷锡的没骨作品中也偶有空线廊形手法之先例。
难得的是,志文在他的没骨花卉小品中广泛地使用了这种以白替黑的空线廊形手法,在视觉上形成了浅色线勒形的骨线效果。这种空线法既强化了骨格构成的力度,同时又弥补了冲撞色彩之间的生硬关系,而添加了几分空灵幻化的意味。很显然,空线法在画面上所起的作用与墨线法有所不同,它可以使画面不受墨线的束缚而显得柔和自然,清莹洁净,这无疑对志文没骨小品的画面会呈现柔美俊丽之感起到了重要作用。空线法已经成为了志文没骨花卉的又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