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何吟咏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浙江诸暨市浬浦镇马郦村第二期农村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工建设,房屋采用新型工业化装配式设计施工,一期完成一层装配式楼板安装,几个月后就可以验收交付。
在外地从事渔业的养殖经营户斯宝萍经常会到现场看看,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常常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村里的老宅长时间无人居住,成了老旧危房,因此对于住上新房的期盼,成了她的一块心病。在马郦村,随着外出打工的村民越来越多,宅基地闲置现象日渐严重。
今年4月,诸暨市被列入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作为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的马郦村抓住了这个机遇,对2767亩土地进行村庄建设,其中拆旧建新的“空心村”改造和创新土地流转的整治成为重中之重。部分村民选择了通过宅基地置换的方式到市区安家,更多的则选择了村集体“代建回购”的农村保障性住房。
每套保障性住房所需的二三十万元又成了住房困难户们的烦恼,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完成房屋置换,以保障土地流转后的农民住房,仍是头等大事。在斯宝萍一筹莫展之际,浙江农信辖内诸暨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详细了解情况后,以宅基地置换权益为征信依据,对其进行了30万元信用贷款的授信,并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审批流程,全数发放到手,解了斯宝萍的燃眉之急。现在,她的“新房梦”即将成为现实。
自2018年以来,该行针对马郦村实行整村授信,总授信户数91户,总授信金额1050万元,并在全辖开展有针对性的全面摸排,通过金融支持的方式,切实改善当地群众居住条件。
同时,该行也为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土地综合整治开启一条新路,践行服务“三农”理念,切实扛起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金融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