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11月22日 > 总第513期 > A4 > 新闻内容
北部湾银行 发挥金融服务优势 全面支持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覃莹莹

【农村金融时报】

广西北部湾银行作为区域省级商业银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地制宜,不断增强金融服务普惠性,通过引导金融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速数字化转型、加强金融帮扶力度等措施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

聚焦“融资畅通”

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为助力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具有桂风壮韵的社会主义新乡村,北部湾银行大力支持农村道路畅通、农村供水保障、乡村清洁能源建设、村级综合服务提升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满足乡村建设中长期信贷资金需求。

同时,该行增加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资金投入,截至9月末绿色信贷余额达89.77亿元,同比增幅52.33%;发行2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支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利率为3.36%,创广西金融债券市场发行利率历史最低纪录。

此外,该行进一步支持粮食安全领域金融需求,着力发展粮食生产、加工、流通、收储等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做好重点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服务,加大农业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管理信贷投放力度,加强现代育种、智慧农业、农机装备等农业科技领域金融供给与创新,支持打好种业翻身仗,助力农业现代化。

聚焦“金融创新”

丰富产品维度

北部湾银行结合水果、秋冬菜、桑蚕等特色产业开展金融创新,梳理种养业、边贸、林下经济、旅游业等特色产业需求,开发新型信贷产品和服务,通过加大支持广西“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提速增效。截至10月末,该行已累计发放创新特色农业贷款31.26亿元,贷款余额6.7亿元。

在推进金融科技赋能方面,该行上线“北行好友团”电商平台,开展农产品线上销售30多批次,销售金额超40万元。

该行还将供应链业务与“三农”相结合,探索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和农户的多种合作模式,形成由银行、数字化平台、服务提供商、粮食流通企业构建的综合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截至10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239.0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9.89亿元,增幅41.3%。

北部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该行将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服务乡村振兴产品体系,研发推广线上化、标准化、特色化融资产品,覆盖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满足区域特色化发展需求。

聚焦“数字小微”

提升服务效率

北部湾银行创新推出“小微OK快捷贷”“税信贷”“订单贷”等线上贷款产品,实现农户贷款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发放、线上还款,全面提升农户贷款覆盖面和办理效率。

同时,该行围绕县域B端(生产端)、C端(消费端)、G端(公共服务和政务端)创新推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平台、智慧旅游、智慧园区、智慧市场、智慧商圈等多种数字化场景,助力提升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治理信息化水平。截至10月末,该行已建设县域有效场景60个;累计发放线上贷款128.24亿元,较年初新增56.5亿元,增幅78.76%。

下一步,该行将持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整合内外部数据,建立乡村振兴核心数据库,开展农村客户精准画像、主动授信、应授尽授,通过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合理下放审批权限,完善智能风控平台,提高线上化风控能力。

聚焦“金融强村”

加大服务力度

北部湾银行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辖内县级机构合计增至53家,县域覆盖率达75.7%。目前,该行在南宁、北海、贵港、玉林、防城港、钦州、柳州、崇左8个设区市实现市县机构全覆盖,并设立20家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覆盖181个行政村、40万农村人口。

通过建立起“物理网点+自助银行+手机银行”三位一体的渠道服务体系,该行为县域提供畅通、高效的资金运转渠道和县域全覆盖的金融服务。

为做大做强县域支行,该行完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关注现代化农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农业领域等,着力构建适应县域支行发展的考核激励体系、政策保障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精准提升县域支行经营水平。

此外,该行完善县域支行组织推动体系,锻炼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以“双循环”和数字化转型为契机,通过科技赋能延伸网点服务半径,推动城乡要素、资源、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增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