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11月01日 > 总第510期 > B4 > 新闻内容
剑川农商银行助力“索玛小镇”幸福来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戴灿涛 尹建中

【农村金融时报】

索玛花是彝族的族花,寄托着彝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沐浴着好政策,依托绿色金融,云南剑川县老君山上彝族群众祖祖辈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搬出了大山,迁入了坝子,当地群众把搬迁新村命名为“索玛小镇”。

“赶羊放牧叉叉房,火塘洋芋麻衣裳。”这是世代居住在剑川县老君山上彝族同胞过去生活的真实写照。2016年,剑川县决定对老君山上的彝族群众全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018年,老君山村彝族群众搬入“索玛小镇”。眼下,一排排彝族风格的小楼错落有致,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石板路延伸到家家户户,村中寨门、古桥、广场、商店等样样俱全。

在助力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该行发挥农商银行人缘、地缘、网点缘优势,不断探索“金融服务+”助力脱贫攻坚、支持乡村振兴的模式,持续打好脱贫人口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乡村振兴“惠农贷”组合拳,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发展种养殖业、搞规模化茶叶种植过程中,农商银行对我的支持特别大,从扶贫贴息贷款5万元,到现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0万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老君山镇“索玛小镇”村民小组组长杨福才说。

为支持“索玛小镇”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剑川农商银行采取“绿色金融+企业(合作社)+搬迁户”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培植农业特色产业,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截至目前,“索玛小镇”现有86户,剑川农商银行已授信66户、金额425万元,贷款余额60户、金额344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