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郭航宇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来,山东岱岳农商银行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共建,建立“大挎包”党员先锋队,助推“四张清单”客户(行政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城市社区)对接落地见效。
截至9月末,岱岳农商银行对接“四张清单”客户分别达到37万户、2.6万户、6700户和20个;零售类贷款较年初增加16亿元,增幅15%。
组建先锋队 夯实对接基础
岱岳农商银行党委将“红色信贷”作为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实,组建党员干部先锋队,建立党员干部包大户机制。党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认领79家市级单位、18家区级单位对接工作,实现了与社保、医保、公积金等机构的交互。
同时,为提高金融服务对接精准度,该行坚持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金融辅导”工作要求,组建党员金融辅导先锋队,深入辖内“两园四区”开展送政策、送建议、送服务、送资金“四送”活动,按照企业“产业链条”建立行业网格,今年以来,已累计走访对接小微企业6713户。
在服务对接过程中,该行坚持把客户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深入践行农信“大挎包”精神,成立支农服务先锋队,借助农金员、当地职工、存量客户等对清单类客户进行初步了解,根据客群属性分类管理对接,持续完善交叉验证信息,夯实“四张清单”对接基础。
找准切入点 拓宽授信覆盖面
日常工作中,岱岳农商银行以“一户一档”家庭建档为切入点,先后与280余个行政村建立党建共建合作关系,通过深入走访和村两委、村民代表等关键人评议,了解农户品行、信誉等软信息,不断丰富客户画像,截至9月末,已完成516个行政村的农户建档工作,覆盖面达到82%。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整村授信工作质效,该行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将政府信用积分平台个人信用归集与该行“无感授信”推广工作相结合,把农户信用积分与可授信额度、贷款利率等信用评级要素挂钩,对满足5项基础信息的农户,积极推广“无感授信”模式。今年以来,该行先后建设文明信用村46个,向2064户重信用、品行端的农户提供授信60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信用数据的可视化、成果化。
另外,该行以“银社直联”为切入点,逐户明确对接辖区内2316家缴纳社保企业责任人,通过对企业关键人开展“泰易贷”体验式营销,带动实现企业批量授信。截至目前,该行已对接企业2100家,为2752名企业职工和管理人员提供授信3.3亿元。
突出共建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突出银政共建。该行先后与农业农村局、畜牧局、商务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对接,为2000余户新型农业主体分层、分类、分策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同时,积极主动对接退役军人事务局、人社局等部门,加大对妇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9月末,该行发放新型农业主体贷款640户、2.65亿元,创业担保贷280户、1.5亿元,退役军人贷426户、1亿元。
突出银担共建。该行持续深化与省农担公司合作,梳理符合条件客户,逐户上门宣讲惠农贴息政策,同时,与获准入驻当地的4家担保公司不断拓宽合作范围,共同加大对辖内客户的金融支持力度。今年以来,该行已发放“鲁担惠农贷”422户、2.9亿元,担保公司担保贷款462户、金额3.6亿元,有效解决了“担保难”问题。
突出银企共建。为提升信贷投放精准度,该行通过党建共建、银企座谈、企业家联席会、行业协会、地区商会等进一步加大存量企业客户精细化管理,建立和充实核心企业名单库,及时对接上下游行业客群,开展精准营销。今年以来,通过存量客户转介绍,已为35家优质企业提供1.7亿元信贷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