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9月06日 > 总第504期 > A8 > 新闻内容
农商银行应打破户籍限定思维拓宽获客渠道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叶宝忠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各地农商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持续发力,大大提升了本地客户贷款的覆盖面,应授尽授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但县域内符合农商银行贷款条件的客户有限,部分农商银行信贷业务拓展压力增大。

笔者认为,农商银行要破解这一问题需充分把握人口流入红利,从“新县城人”身上寻求突破,挖掘需求增长点。

首先,要摒弃“排外思想”。农商银行应充分肯定“新县城人”在县城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做出的贡献,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给予“新县城人”充分的身份认同感。在政策制定和额度支持上不仅要满足“新县城人”基本的金融需求,更要让其感受到农商银行信贷资源“足额、便捷、普惠”的特点,让他们在县域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能共享发展成果,“进得来”也能安心“留得下”。

其次,要打破“信息壁垒”。农商银行应加强同工商、公积金、社保以及行业协会等部门、机构和团体的密切联系,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充分掌握“新县城人”第一手信息,及时完善档案资料,建立健全“新县城人”数据库,最大程度地打破信息不对称现象,做到“了解你的客户”,更好地摆脱“畏贷”“惜贷”心理。

此外,要强化成果运用。在做深做实“新县城人”信息建档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打破户籍限定思维,大胆借助“无感授信、有感反馈”手段,针对制造、物流、建筑等外来人口高密集行业实行批量授信和利率优惠,以规模效应来摊薄信贷风险、增补利润空间;另一方面要发挥尽职免责导向作用,针对“新县城人”通过综合分析偿债能力、还款来源、贷款用途及审慎调查审批后发放的贷款,因不可抗力出现风险,应豁免客户经理相应的调查责任,尽力消除客户经理的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浙江宁海农商银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