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始终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在普惠金融中继续发挥头雁作用,全面把握农村资金、资产、资源格局变化趋势,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数字赋能为抓手,加快推动“三农”领域信贷投放、产品创新、渠道优化和服务提升,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工行方案”,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据介绍,近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与工行福建省分行在福州签署金融服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十四五”期间该行将为乡村振兴提供总额30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投融资支持,将持续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等多个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以优质的金融产品、金融科技、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工行力量。
产品创新 助力特色农业产业
走进闽东巨峰葡萄发祥地——福安市赛岐镇象环村,避雨栽培大棚连绵起伏,蔚为壮观。果农林建强是村里的葡萄种植大户,他种了30多亩的巨峰葡萄,往年生产季一开始,最让他发愁的是资金。从前期建大棚,到买农资肥料,再到雇工的人工成本,每样都要花钱。工行福建省分行创新推出的“葡萄贷”,让他解了资金之虞。
据介绍,“葡萄贷”是工行福建省分行针对葡萄产业发展中一家一户果农资金需求量不大但涉及面极广的现状而量身定制,通过采集果农葡萄种植面积、产量、市场价格及每年购买农资、人工维护费用等大数据交叉验证,确定授信名单及授信额度,并打破以往农村互保、联保等贷款担保模式,“牵手”宁德市国有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为果农提供担保,最高可贷20万元,线上快贷、随借随还。
“方便快捷,手机上就可办理,分分钟到账!”今年正月,林建强就通过“葡萄贷”拿到了10万元贷款,抢抓农时、生产无忧。目前,“葡萄贷”已授信75笔1162.31万元,贷款余额663.05万元,备受果农青睐。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已走过37个年头的福安葡萄产业在支撑乡村振兴中新作为不断:扩规模,种植面积达8万亩,福安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
“茶叶加工贷”是工行福建省分行创新推出的又一特色金融产品,通过采用“银行+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由银担提供“总对总”批量担保,具有利率低、手续简、自评估、审批快”的特点。
工行福建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茶叶加工贷”针对收茶季茶企“短、急、频”的资金需求特点对症下药、有效解决了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及小微企业主因缺乏抵押物而产生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功能,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明显增强茶农、茶企的获得感。据了解,工商银行宁德分行已累计为13户茶农提供“茶叶加工贷”资金2600万元。
福建是特色农业大省,类似“葡萄贷”“茶叶加工贷”等金融需求较大。正因为如此,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主体对金融服务的差异化需求,以农业发展需求为中心,因地制宜地大力创新特色金融产品,如“渔排养殖贷”“海参贷”“大黄鱼贷”等,为特色农业产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
科技赋能 “农e贷”助农增收致富
近年来,工行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支撑,推进普惠型“三农”金融服务,推出“农e贷”“e链快贷”等创新产品。疫情期间,针对农村地区交通不便等问题,工行运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合同在线签署、政府直连押品在线登记、线上提款还款等无接触服务模式,提升了业务处理效率,更满足农户及涉农企业“短、频、快、急”的资金需求。
位于闽粤赣交界处的集体林改第一县——武平县,绿水环抱,层林尽染。为让这片土地摆脱贫瘠旧貌,当地政府利用好生态、打好环境牌,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工行龙岩分行结合武平县林改情况及当地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资金需求,创新推出专门为武平从事林下种植养殖、持有林权证的林农提供的融资服务——工银“农e贷”。这项支持无担保、纯信用的线上贷款服务,实现“惠农融资足不出户、贷款资金分秒到账”。
在武平县捷文村,很多林农都面临着资金周转的困难。村民钟文生今年计划种植300多亩仿野生灵芝,每亩投入成本很高。因缺乏资金和可抵押资产,他很难获得银行融资。当地工行了解他的情况后,到现场查看了他自家的林地和种植情况,通过工银“农e贷”,前后仅用3天时间就发放30万元贷款,并执行优惠利率。
捷文村许多和钟文生一样的村民,在工行的资金支持下常年种植仿野生灵芝、七叶一枝花、黄花远志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已经实现脱贫致富,并带动十里八乡的林农和贫困户一起在林下“淘金”。
“农e贷”是整合了涉农数据、运用“农业大数据+金融科技”,创新推出的线上信用融资产品、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型线上抵押融资产品,实现客户筛选、业务办理、风险管控的全流程线上办理、智能化处理。
工行福建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不断通过运用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积极服务乡村传统产业模式转型升级,依托API开放平台,向广大农村、农民提供支付结算、资金监管、产品溯源、信息管理、公益便民、电子商城等服务,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据悉,工行福建省分行通过一系列措施,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在顶层设计、机制保障、战略传导、资源配置、组织推动等方面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合力,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普惠化、便利化,通过建立数字化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贡献智慧与力量。
“园区e贷” 让小企业走进大银行
创新金融产品除了直接惠泽乡村振兴产业,工行福建省分行还推出了“园区e贷”系列金融产品,发力工业特别是主导产业,进而反哺带动乡村。
德化县依托密集的陶瓷小微企业,让许多农民进城务工,陶瓷产业成为了当地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今年以来,工行福建省分行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立足德化县域经济发展特点、结合德化陶瓷产业“500亿”发展目标,创新推出“接地气”的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陶瓷园区e贷”,从合理确定融资额度、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德化县益达瓷厂是德化县城东工业区内的一家小微企业,主要经营美术瓷、日用瓷制造销售,年产值五千万元,产品大多出口日本及欧洲等。年初时因扩建厂房,公司急需大额资金。由于满足“陶瓷园区e贷”的相关要求,工行泉州德化支行迅速受理,不到一周便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工行福建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e贷”是针对各类园区内经营状况稳定、经济效益良好、还款来源充足的小微企业,提供的线上贷款业务。企业无需提供抵押物,线上提款、随借随还。截至2021年6月末,工行福建分行已累计发放“陶瓷园区e贷”近5000万元。未来,该行还将复制推广“陶瓷园区e贷”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银政合作,通过跟各地园区的精准对接,共同做好服务实体经济,减费让利,有效促进了全省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量、扩面、降本、保质,让更多的“小企业”走进“大银行”,全力推进产业振兴和乡村振兴,开启县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据了解,截至6月末,工行福建省分行涉农贷款余额1124.75亿元,较年初增长109.96亿元,有力推动了农村富民产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