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7月19日 > 总第497期 > B7 > 新闻内容
商业银行应不断优化信贷审批机制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宋燕华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 ,我国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迄今为止,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体系尚未改变, 银行信贷仍是经济主体融资的主要途径。与此相对应,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信贷业务,信贷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商业银行一旦出现问题,信贷风险极易传导到其他各个行业,给金融秩序及社会经济带来结构性的破坏。因此,对商业银行来说,规范信贷决策审批,提高信贷审批质量,提升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信贷资产风险,是始终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信贷审批机制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机制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审批条件设定有问题。在实际信贷审批过程中,部分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人员不愿深入到一线进行实地考察,无法掌握第一手情况,以至于在信贷审批过程中无法根据实际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审批意见,对于放款条件的设定是否能够落实、是否具有可行性等诸多方面都没有进行充分考虑,审批条件不具备前瞻性,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此外,部分商业银行还存在信贷审批人员业务素质不高,难以合理把握审批标准与审批尺度,风险防范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二是审批决策不具有权威性。部分信贷审批人员在判断是否要放贷的过程中,都是依据申报材料、个人汇报和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判断。这种行为方式导致商业银行的审批决策远离了市场和客户,造成了人为的信息割裂,加剧了信贷风险。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商业银行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审批决策标准,导致审批决策不具有权威性。

三是审批条件执行不到位。很多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批过程中,对于国家以及银行制订的相关信贷审批条件不够重视,使部分审批条件变成了空谈,大大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例如,国家对某些行业提出了压缩信贷规模的政策,但部分商业银行为了保障自身的信贷业务而没有认真执行,依旧大规模进行放贷,在客观上加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极易增加不良贷款率。

四是审批流程链过于繁琐。目前,部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审批流程过于繁琐,审批形式过于单一,在审批汇报以及信贷申报材料的传递过程中,需要依靠专人进行完成,大大延长了信贷业务的审批时间,造成了时效性矛盾,加大了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投入,提升了信贷审批成本。同时,一笔信业务需要经过多人审批,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审批人的工作职责存在交叠,不仅大大影响了信贷业务的审批效率,也导致真正需要申请信贷的群体因为过于繁琐的审批链望而却步,自身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不利于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

信贷审批机制的优化策略

目前,商业银行应从如下几方面优化信贷审批机制:

一是强化对信贷审批条件的落实。商业银行应严格落实信贷审批条件,贯彻并执行信贷审批标准,做好信贷审批监督工作,这些是实现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和优化信贷审批机制的重要前提。商业银行应该明确信贷条件,定期向上级决策机构报备信贷审批条件的实际落实情况。同时严格监督与检查信贷审批条件的实际落实情况,上级审批部门必须做好定期的回访与抽查工作。

二是优化整合信贷审批流程。面对过于繁琐的信贷审批流程链,商业银行要想优化信贷审批机制,就必须对现有的信贷审批环节进行优化整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业务流程,有效提高信贷审批效率,降低信贷审批成本。商业银行必须构建行之有效的信贷审批流程管理机制、流程质量管理机制和流程绩效评估系统。同时,可以借助先进的现代化IT技术研发出专业的信贷审批管理信息化平台,借助该平台实现信贷审批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尽可能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使信贷审批人员能够更加贴合客户需求,有效提高信贷审批的决策质量,提升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的防范能力。

三是完善内部激励绩效机制。激励绩效机制作为评价制度优劣的重要指标,会对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工作的开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完善的激励绩效机制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银行信贷资源的实际配置效率,还能进一步提高信贷审批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对信贷审批工作进行更为深入地挖掘与分析,从而有效规避不必要的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应建立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制订严格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并根据信贷风险以及个人的实际业务能力实施差异化授权,使信贷授权更加具有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对信贷风险的敏感性。

四是加强信贷审批队伍建设。复杂性、多发性和隐蔽性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特点,商业银行要想有效规避这些风险,就必须要提高自身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需要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高素质信贷审批人员,认真做好信贷审批的各项工作。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高素质专业化信贷审批队伍的培训力度,强化信贷审批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风险防控意识,为信贷审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最大限度减少信贷风险损失。

作者单位:宁波镇海农商银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