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7月19日 > 总第497期 > B4 > 新闻内容
竹山农商银行 “党建+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戢华盛 通讯员 肖发大 柯海涛

【农村金融时报】

26个村银党建互联互助结对村联合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88名支行行长、客户经理兼任金融村官,1万左右人次参与整村授信,参与244个行政村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等工作;25亿元小微企业贷款,40亿元涉农贷款,50亿元的信贷资金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数据背后,凝聚着湖北竹山农商银行探索“党建+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点滴故事和精彩瞬间。

近年来,竹山农商银行切实履行“小微金融店小二”职责,以党建深度融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坚持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下沉服务重心,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

政银协作 助力产业兴旺

在竹山县宝丰镇,仅半年时间,一座集汽配、卫浴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已现雏形。湖北丰泉铜业、重坤机械、建安消防等30多家企业车间,60多条生产线相继开工。

据该县宝丰镇党委书记高明勇介绍,宝丰镇卫浴产业园是打造卫浴产业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样板,园区三期全部投产以后,可安置4000多人就业。

“这里最打动我的,就是当地政府对企业不设路障、只设路标;银行了解企业融资需求,上门服务,纾困解难。”在丰泉铜业董事长张陈铸看来,产业园生机勃勃,是政银企协作、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必然结果。

卫浴产业园建设伊始,竹山农商银行党委班子就带领宝丰支行负责人和客户经理来到丰泉铜业,及时提供账户开立、企业网银开户、工资代发等“一条龙”惠企暖企助企服务,组建专班开通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其发放贷款490万元,解决了丰泉铜业的资金难题。

近年来,竹山农商银行始终把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己任,坚持“资金源于本地、用于本地”的原则,不断加大对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烟叶、竹产业等地方特色项目的资金投放力度,累计向星梦茶业、圣水茶场为代表的乡村龙头企业发放贷款2.5亿元;向鑫茂郧阳大鸡繁育、绿谷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为代表的规模种养业发放贷款10多亿元;发放5亿元贷款用于支持通济沟、鱼岭、宝丰等产业园企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截至6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4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亿元,扶贫小额贷款6.7亿元。

同时,该行还积极落实央行再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减费让利等金融惠企政策,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2.3亿元、扶贫再贷款7.2亿元,延期本金9.84亿元,真金白银为企业让利超5000万元。

金融村官 助推乡村振兴

古树、龙头、古井、泉水、潭池茅亭……构成宝丰镇龙井村的一幅美丽画卷,一棵400多年的鬼柳是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树上挂满了一条条写满祝福和期盼的红丝带,记载着往来游客的美好愿景。

据村支书介绍,龙井村现在是远近闻名的文明乡村、美丽乡村,村里的发展离不开农商银行的持续支持。

5月12日,竹山农商银行宝丰支行客户经理担任龙井村金融村官,该支行向龙井村200余农户新增授信1500万元。

自5月以来,竹山农商银行大力开展整村授信活动,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遴选了69名党员职工担任金融村官,在全县17个乡镇230个村组、12个社区居委会、2个园场推动整村授信工作,在村组农户建档、预授信、签约授信,发展微贷客户。

界岭村是得胜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竹山农商银行抢抓机遇,在该村开展整村授信过程中,金融村官注重发动党员,和群众聚在一起,聊产业、谈乡风、话发展,通过党员带头,引领村民发展种养殖业。同时,该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投放信贷资金超过2000万元。

界岭村2组的90后村民陈裕朗,在竹山农商银行120万元“农担贷”的大力支持下,建设现代化(124模式)蛋鸡养殖场1万余平方米,饲养蛋鸡3万余只,每天最少产蛋2.5万个,日收入超过1.5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特种养殖大户。去年,陈裕朗仅卖鸡蛋的纯收入就达近200万元,并带动周边农户15户年均增收4万余元。

村银互助 带动村民致富

2019年6月,竹山农商银行与竹山县文峰乡塘湾村建立党建互联互助结对。两年来,该行与文峰乡塘湾村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主动服务,将支部联建夯实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开展党员群众结对帮扶上,向塘湾村村民宣传竹山农商银行各项金融产品和优惠政策;向满足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农村经营主体、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3000余万元,带动900余人增收致富。

常年在外地创业的塘湾村村民黄守红,听说农商银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后,2017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回到家乡,利用多年创业积蓄,办起了黄源菌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得到农商银行23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支持下,公司规模越做越大,解决附近60余名村民就业,带动塘湾村近30人发展养猪和食用菌种植。目前,公司年产值达300余万元,带动农户实现年均增加收入约3万元。

“文峰乡塘湾村日新月异的变化,离不开竹山农商银行党委的大力支持,开展村银结对共建是服务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保障。”文峰乡塘湾村党支部书记徐开祥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