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7月19日 > 总第497期 > B3 > 新闻内容
聊城审计中心“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姜义飞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山东省联社聊城审计中心坚持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制定并公示了全市农商银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确定了提升服务质量、着力增进服务体验、切实降低客户成本等3大类办实事清单。

同时,聊城审计中心指导辖内各农商银行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具体操作方案,确定各自的办实事清单,解决好社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难题。

截至目前,全市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1051.48亿元,新增贷款122.61亿元;贷款客户授信覆盖面达54.75%,用信覆盖面10.09%;整体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0.15个百分点;累计为3000余户企业减息让利6000万元。

丰富贷款产品

为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聊城审计中心推广“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建棚贴息贷”等产品,满足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需求,今年以来,全市农商银行累计投放贷款30.86亿元,余额较年初增加4.77亿元。

同时,聊城审计中心充分用好“农耕贷”“助养贷”“家庭农场贷”等乡村振兴信贷产品,助推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农商银行乡村振兴类贷款余额121.92亿元,较年初增加15.37亿元。

此外,为了向城乡居民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聊城审计中心对经营需求客户,推广“信e快贷”“备用金e贷”“信e贷”“家庭亲情贷”等产品;对综合消费需求客户,推广“消费分期贷”“装修贷”“购车贷”等产品;对行政事业、国企等从业人员,推广“社保e贷”“公积金e贷”“薪e贷”等产品。

截至目前,全市农商银行个人类贷款户数达到22.42万户、贷款余额552.04亿元,分别较年初增加0.53万户、53.78亿元。

增进服务体验

为提升“整村授信”服务质效,发扬农信“大挎包”精神,聊城审计中心组建“红马甲”金融服务队,在全市6406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目前已完成6367个村庄的授信活动,覆盖面达到99.39%;授信惠及67.22万家农户,支持用信21.51万家农户。

同时,聊城审计中心建立完善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城镇社区“四张清单”,依托智慧营销系统,逐户对接、主动服务,对接率达23.7%,授信113.3万户、3591.9亿元,用信22.53万户、806.88亿元。

此外,聊城审计中心完善线上服务渠道,持续丰富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功能,全时段响应客户信贷业务需求;全面推广“信e快贷”办贷模式,通过线下集中授信、线上大数据交互验证等方式,实现“自助申请、线上审批,当日申请、当日放贷”;提供便民为民综合服务,建成“一卡通用智慧社区”314个,为城镇居民、周边商户提供集存款、贷款、结算、门禁和民生缴费功能于一体的“一卡通”服务;派驻910名客户经理在6400多个行政村、社区定时定点驻村办公,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降低融资成本

近年来,聊城审计中心加大“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退役军人创业贷”“人才贷”等具备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性质的政策性贷款推广落地。截至目前,全市农商银行发放“鲁担惠农贷”11.49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发放额的56.13%;发放“创业担保贷”13.26亿元、“退役军人创业贷”3375万元。

同时,聊城审计中心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帮助困难客户,指导辖内各农商银行认真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将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期限延至今年底,今年以来,辖内各农商银行累计办理延期还本付息贷款746户、62.68亿元。

此外,聊城审计中心运用央行再贴现再贷款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两项政策工具”惠及广大客户,将“两项政策工具”适用覆盖面扩展到全市范围。截至目前,辖内各农商银行当年累计投放再贷款余额43.01亿元,已获人民银行审批金额24.13亿元;当年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77万户、26.95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