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6月28日 > 总第494期 > A2 > 新闻内容
猪肉价格波动大 资金、服务要紧跟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编辑部

【农村金融时报】

近期,由于大体重生猪集中出栏、进口冻猪肉增加及季节性需求偏弱等因素叠加影响,生猪价格持续下降。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预警,提示养殖场(户)要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

无论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或下跌,都会生猪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受到影响。及早准备、提前防范,最大程度避免因价格问题给生猪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带来风险,资金的保障是关键,金融机构需按市场规律探索创新、提供有效的资金和更加多元化的服务予以支持。

对于因猪肉价格下降而出现资金困难的生猪养殖企业和养殖户,银行应做好相关金融服务,做到不盲目限贷、抽贷、断贷。

对于生猪产业链不同生产环节、不同客户的资金需求,银行应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同时,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拓宽抵质押品的范围,提供差异化的担保服务。

金融机构还应积极支持养猪用地“聚零为整”,推广聚落化养殖模式、鼓励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加大养猪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信贷结构调整,根据生猪养殖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发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

银行为生猪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同时,更须重视风险管控。加强贷前审核,实施一定标准的客户准入管理,严格把关食品安全风险、疫情风险和环保风险审核;加强贷中风险预警,密切关注猪肉产品价格波动、饲料价格变化等市场变化情况,以及国家猪产业政策变化,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并有效化解风险;加强贷后风险管理,关注生猪养殖企业信贷资金流向、还款情况、财务管理情况,加强不良资产的清收和处置。

此外,为了确保生猪期货市场安全稳定运行,相关的期货交易所应结合生猪现货市场的运行规则,严格设计限价、保证金、仓限、交易限额等参数,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相应调整,有效防控市场风险。同时,还要动态跟踪行业发展变化,根据市场培育过程中的参与者结构,逐步提升生猪期货的流动性,不断提高生猪养殖企业承担风险管理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