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6月28日 > 总第494期 > A1 > 新闻内容
建立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银行”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田耿文

【农村金融时报】

川陕省工农银行造币厂旧址

在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四川省巴中城南南龛山半坡上,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静静矗立,不断有游客成群结队地前来参观。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宣传川陕苏区革命文物和历史的重要场所。”该馆负责人介绍,1932年12月至1933年2月期间,红四方面军解放了通江、巴中、南江及万源西部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并召开中共川陕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和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中共川陕省委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

“在那个历史阶段,构建由苏维埃政府治理、代表普通工农大众利益的金融体系,支持苏区民生经济发展,是民之所向、政之所至。”这位负责人表示。

1933年12月,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工农银行,全称为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归省苏维埃财政经济委员会管辖。除工农银行外,川陕省苏维埃政府还设立了造币厂和社会保险局,统一发行苏区货币,整顿通货,为根据地千疮百孔的经济融通造血。

为响应川陕苏维埃政府“在川陕苏区普遍建立信用合作社”的号召,工农银行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发动组织群众,筹建农村信用合作社,南江、通江、巴中、苍溪等县纷纷建立了信用合作社。合作社对工农予以低利或无息贷款,解决农业生产和家庭副业的资金暂时性周转问题。

这些金融机构为红军在川陕地区展开大大小小的战役提供了给养,也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