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胡小庆
【农村金融时报】
最近一段时间,三星堆成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文物上新、三星堆盲盒、三星堆面具雪糕、三星堆全球文化推介会……伴随着三星堆新一轮文物发掘,三星堆又“火”了。
有这样一群人,为了三星堆遗址区域文物保护,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们,就是三星堆遗址区内的村民。三星堆遗址区位于四川德阳市广汉市三星堆镇内,占压遗址较为突出的是辖内的三星村和真武村。多年来,村民们一直面临着人居环境改善与文物保护之间能否共赢的问题。
近日,随着农发行德阳市分行授信13.55亿元贷款支持的三星堆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启动,困扰村民们多年的难题有望得到解决。
受困——生产生活难改善
在三星堆遗址区内,分散居住着部分村民。多年来,村民生产生活与遗址保护之间互有干扰。一方面,自建建筑占压对文物发掘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文化挖掘保护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民的生产生活。随着三星堆第二批祭祀坑文物发掘现世,这一矛盾愈加凸显。
为有效保护三星堆遗址区内的文物,文物保护区范围内禁止深挖,导致村庄常年不通天然气和自来水。村民们生活用水只能依靠水井抽水,水质和水压常常得不到保证。
用气同样是个问题。村民们平时就购买液化气做饭、烧水。“我们一般很少在家做饭,就这样一个月下来也要用两瓶液化气,花费接近两百元。”三星村村民胡显榆说。看着很多周边村庄都用上了天然气、自来水,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能早日解决。
除了用水、用气困难,交通出行也令村民们苦恼。由于在文物保护区内不能深挖,道路不能新修和加宽,只能在原址原样基础上改建,这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不便。
多年来,为支持国家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保护区内的村民克服了生产生活上的诸多不便,始终支持着三星堆的文物保护和发掘。
解困——搬迁安置盼新居
去年9月25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四川广汉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入选。随之,一份关于三星堆周边区域保护利用的规划出炉,三星村村民此前面临的困境迎来了转机。
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德阳市分行积极响应四川省委、省政府“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号召,在立足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和服务范畴基础上,主动作为,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对四川省广汉市(县级市)“三星堆遗址”区域内的三星堆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给予了信贷支持,授信金额达13.55亿元,用于遗址发掘区搬迁安置房,博物馆新场馆的建设、旧场馆的改造和三星堆文化体验区建设等。
截至目前,农发行德阳市分行已累计投放信贷资金3.9亿元,主要用于统规统建安置房项目涉及占压遗址的真武村、三星村15个院落,435户拆迁补偿费用、安置房项目、配套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以及景区停车场、文化体验区停车场等项目建设。
三星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村庄435户居民民房的拆迁安置工作正在进行中,新安置房的选址也已确定,将陆续开工建设。
“安置房位于广汉市西外乡,毗邻天府大道北沿线和规划的S11线,安置区旁边就是三星堆旅游大道、广汉中学新校区,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该负责人表示,安置房是水电气全通的电梯公寓,还有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居住条件比村民之前的自住房好很多。
共赢——乡村振兴促发展
三星堆遗址文化是国家的宝藏,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三星堆遗址开发保护是当前四川、德阳、广汉三级党政的核心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总体历时长久,耗资巨大。遗址开发势在必行,而因遗址保护和资源开发带来的农业、农村、农民生产和发展的核心问题也亟待解决。
“随着三星堆文化旅游持续升级打造,项目实施后仅附属配套就可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有效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问题,更有助于广汉依托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带动县域城乡经济协同发展,项目的顺利实施,预计每年可扩增核心和附带产业产值10亿元以上,以产业带动产城融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并能兴旺产业、振兴乡村,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造福于民。”广汉市三星堆文旅发展有限公司项目金融部经理陈兆强介绍,三星堆产业园区项目的实施,找到了文物保护和村民人居环境改善之间的平衡点。同时还将新建展馆和文化体验区、旧馆提档升级等进一步整合,有助于加强三星堆遗址周边基础设施建设。
“家人都购买了社保,我们还分了一套60平米和一套90平米的住房,居住条件比之前好很多,没什么后顾之忧。”对于未来,村民胡显榆充满了期待,随着三星堆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完成,三星堆的知名度会越来越高,广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会越来越好,更多像他一样的村民也将在家门口享受到三星堆发展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