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6月14日 > 总第492期 > A2 > 新闻内容
“红色小镇”已成文旅“打卡地”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见习记者 姬晨熤 通讯员 许雨松

【农村金融时报】

拥有千年历史的丙安古镇位于贵州省赤水市中南部,也是著名的“红色小镇”。赤水河畔下,习赤公路至东向西穿境而过,是赤水联接黔中各地的必经之路。

红军长征时期,红一军团第二师和军团部曾在丙安扎营,全力保障红军一渡赤水,顺利拉开“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后,中央红军为实现“北渡长江与集结在川北巴中一带的红四方面军会合建立川北根据地”的战略目标,命令红一军团进军赤水城,为中央红军会合打开通道。

同年1月25日,红一军团一师、红一军团二师及军团部分战士分两路从土城向赤水进发,迅速攻占赤水城,行军途中部队将军团指挥部和红二师师部设于丙安古镇,指挥著名的丙安、复兴场、黄陂洞之战,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

21世纪以来,随着赤水市旅游市场不断升温,丙安镇也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文旅产业。

自2005起,丙安古镇先后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迎来大批旅客“打卡”。

2016年,丙安信用社先后向赤水市丙安古镇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发放红色旅游项目贷款600万元,用于修建和装修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耿飚纪念馆)和完善红色旅游胜地丙安古镇的基础设施,如修建人行步道、休闲驿站、修建游客中心、古栈道等。耿飚纪念馆成为红一军团在全国唯一的纪念馆。

2018年下旬,丙安县正式提出建设“丙安古镇4A景区”项目,并取得赤水旅游局同意。以丙安古镇为中心的丙安风景名胜区成为赤水八大景区之一。

作为红色文化旅游之乡,丙安镇居民依靠红色旅游的发展脱贫致富。

吴世忠在老街有一间吊脚楼饭店,到他这一辈儿已是四代传承,一到饭点,当地特色菜筒筒笋、腊肉、豆花等被端上了桌。

“现在我们带动大家吃上了旅游饭。每逢节假日,游客特别多,收入可观。看到钱包越来越鼓,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吴世忠说。

截至目前,丙安三村一社区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较2015年增长4000多元。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丙安镇紧盯生态优势,发展山地高效特色农业。近年来,丙安镇三佛村通过流转村民土地种植700亩红心猕猴桃。三佛村党支部书记黄顺伦介绍,“通过土地流转种植猕猴桃,群众每亩能得到300元的土地流转费,每亩产值可以达到2万元,在地里务工每年还能分红。群众得到实惠,非常满意。”

未来五年,丙安镇将围绕旅游抓配套,立足旅游发展,依托自身特有的红色、生态、农业观光等资源,抓特色产业的发展,抓旅游业态的丰富完善,不断拓展发展的新路径。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