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守章 朱星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保险行业逐渐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提升管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保险业务突破了上门销售的限制,降低了地域的制约,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对客户的真实需求进行精准定位。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3的保险公司自建在线商城或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分销,互联网保险的商业模式已形成官网、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网络兼业代理、专业中介代理以及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等五大类的态势。
从已有互联网保险产品的销售过程来看,部分产品对相关风险提示不足,一旦客户提前退保或产品保障达不到预期,造成纠纷的可能性较大,甚至会让部分客户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对险企、对行业都是潜在的隐患。
虽然早在2015年我国就发布实施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有效促进了互联网保险业务规范健康发展。但是随着互联网经济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保险领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互联网保险应用更加广泛、市场占比更高,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给行业和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对此,保险监管部门要严格履职,开拓创新,密切跟踪研究互联网保险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及时出台配套政策,构建立体化的互联网保险制度体系,推动互联网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保险经营机构在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时,一方面要符合新发展理念,依法合规,防范风险,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风险保障需求,不得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另一方面要由总公司集中运营、统一管理,建立统一集中的业务平台、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科学评估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合理确定适合互联网经营的保险产品及其销售范围。
明确四个问题
保险经营机构对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必须明确四个问题:
一要明确我国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定义。严格按照互联网保险业务就是“保险机构依托互联网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保险服务的保险经营活动”的定义来开展业务。
二要明确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适用范围。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同时要满足三个条件:即保险机构通过互联网和自助终端设备销售保险产品或提供保险经纪服务;消费者能够通过保险机构自营网络平台的销售页面独立了解产品信息;消费者能够自主完成投保行为。
三要明确线上线下融合的监管标准。统筹考虑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权流程各环节,特别是实践中各种渠道交错、线上线下融合的实际情况,按规“同时适用线上和线下监管规则”“有利于消费者”的监管要求。
四要明确售后服务标准。明确批改、保全、退保、理赔和投诉处理等全流程服务标准,针对服务时效、服务方式、在线评价等事项提出明确要求。
实现四个做到
保险经营机构对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问题导向,必须做到坚决贯彻落实各项防风险措施。坚持“机构持牌、人员持证”,把握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本质和规律,明确基本内涵和标准,划定业务红线,打击非法经营,维护市场秩序,构建覆盖互联网保险交易全过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二是统筹推进,必须做到互联网保险制度协调统一。发挥互联网保险监管领导小组作用,凝聚各方智慧,统筹工作开展,确保保险监管与相关制度协调一致。
三是服务实践,必须做到监管制度务实管用。进一步优化互联网保险监管顶层设计。瞄准问题、厘清边界、明确规则,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做到政策明晰、务实管用。
四是审慎包容,必须做到引导新型业态健康合规成长。深化保险与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相融合,支持互联网保险在更高水平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
坚持四个按规
保险经营机构在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时,要坚持四个按规:
一要按规持牌。明确互联网保险业务由依法设立的保险机构开展,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
二要按规设立自营网络平台。自营网络平台是保险机构为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依法设立的独立运营、享有完整数据权限的网络平台。保险分支机构以及与保险经营机构具有股权、人员等关联关系的非保险机构设立的网络平台,不属于自营网络平台,不得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
三要明确按规持牌机构经营条件。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经营机构及其自营网络平台要符合网络安全、监管评价、消费者服务等要求。
四要明确非持牌机构按规禁止行为。非持牌机构不得提供保险产品咨询服务,不得比较保险产品、试算保费、报价比价,不得为投保人设计投保方案,不得代办投保手续,不得代收保费等。
创新四个强化
保险经营机构自始至终要规范营销宣传,创新四个强化:
一要强化互联网保险宣传,做到清晰准确、通俗易懂,与保险合同条款保持一致。
二要强化把从业人员发布的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内容由所属保险经营机构统一制作,在营销宣传页面显著位置标明所属保险经营机构全称、个人姓名、证件照片及执业证编号等信息。
三要强化保险经营机构建立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人员和行为管理制度,开展信息审核、监测、检查,承担合规主体责任。
四要强化后续服务能力。保险经营机构要配置充足的服务资源,提供与产品特点、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后续服务,切实做到保障到位。
作者单位: 海豚保险经纪(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