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石柳
【农村金融时报】
日前,广西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蒙山至象州段)最长的隧道——金秀隧道实现贯通,为这条公路在年底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届时,广西蒙山县将结束不通高速的历史,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将迎来新机遇。
交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
今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已向广西发放公路贷款超过200亿元,重点支持贺州至巴马、柳州经合山至南宁、南丹至下老等32条重点公路项目建设。
国开行支持的罗甸至望谟高速公路项目
“要致富,先修路。”国开行支持公路建设已有多年历史。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我国采取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对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其中,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是一项重要举措。
国开行召开多次专题会议,从调整信贷结构、加快信贷资金拨付速度、缩短评审周期等方面,研究加大对公路等基础设施投入的措施。
同时,该行与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等建立联系,拓宽项目来源。
1998年6月,国开行创新融资模式,向重庆至长寿、长寿至涪陵两条高速公路承诺贷款20亿元,在金融支持公路建设上取得突破。
当年,国开行共为公路项目发放贷款240.5亿元,并向超过9000公里公路建设承诺提供融资支持。
此后,国开行发挥开发性金融功能作用,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加大力度支持各地公路建设。
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发放贷款4.3万亿元,支持建设已通车的高速公路10万公里,约占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60%以上,为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出贡献。
去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多个公路建设项目遭遇资金困境,国开行及时提供金融支持,为打通经济发展“大动脉”,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助力。
在四川,国开行牵头组建银团融资支持的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镇的仁沐新高速及马边支线项目,对带动川滇黔结合部和凉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受疫情影响,建设方遇到阶段性资金紧张,项目进度受到影响。
国开行四川分行迅速发放10亿元贷款,全力支持仁沐新高速公路复工建设,保障其于2020年内实现通车。
在湖南,国开行累计向全省高速公路项目提供授信超过2400亿元、发放贷款超过1500亿元,支持湘耒、常张、潭邵等40余条高速公路顺利建成通车。
农村公路既是百姓脱贫增收的致富路,也是乡村振兴的发展路。
“十三五”期间,国开行累计支持建设贫困地区村组道路31万公里,极大改善百姓生产生活条件。
在贵州,国开行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住贵州省农村公路建设改革的契机,创新“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融资模式,以中长期贷款推动农村公路建设,融资96.8亿元支持贵州全省境内89个县区(市、区、特区)、1.2万公里县乡公路提升改造工程,预计可使约780万农村人口受益。
下一步,国开行将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要求,加强与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和重点企业合作,探索市场化融资模式,完善差异化政策,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为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网络、枢纽建设,城市群都市圈、农村交通、绿色智能交通等重点领域,以及四网融合、产业融合等“交通+”新兴领域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