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5月31日 > 总第490期 > A8 > 新闻内容
农商银行应不断促进营业网点转型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罗星

【农村金融时报】

金融科技时代悄然来临,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迅速适应时代变化和发展需求,加快实现农商银行营业网点转型是农商银行当前的迫切需求。

营业网点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农商银行网点建设较为落后,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业务结构单一重复。目前农商银行的柜面业务中,耗时最多,数量最大的仍然是传统的小额存取款和转账业务。这一特点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少数偏远地区的柜员经常一小时仅有寥寥数笔存取款业务。

二是综合营销能力不足。农商银行大部分柜员的柜面业务能力符合要求,但综合营销能力较为缺乏,大部分柜员不熟悉微贷业务,不了解也没有学习营销技巧。

三是创效能力相对偏低。多数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人数偏少,优秀客户经理极为缺乏,营销业绩较差。再加上柜员岗位的工作附加值较低,创效能力不足,这直接影响了人均创效水平。

四是科技建设相对落后。相比国有大行的科技建设水平,农商银行网点智能化进程相对落后,智能柜员机尚处于推广阶段。

五是危机意识较为缺失。目前,部分农商银行员工认为,高科技、高智能只适用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在中小城市不实用,全面普及需要很长时间。

转型的路径

当前,农商银行网点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农商银行应从如下几方面推进网点转型:

首先,要高度重视网点转型工作,充分认识到网点转型的紧迫性、复杂性、严峻性。一定要上下形成共识,充分认识网点转型的重要意义。农商银行要让全员认识到转型能否顺利进行既关系到农商银行的整体经营战略的实施,也关系到基层员工的切身利益。

其次,网点转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农商银行应从以下几方面考查转型的执行力:一是网点负责人是否带头转变。打铁还需自身硬,网点负责人是网点转型的领头雁,必须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要从自己改变做起,带头参加微贷学习,带头开展走访营销;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学习,帮扶后进同事。二是任务是否明确,责任是否到位。任务分不好,转型搞不了。指导性强,目的明确的任务分配可以为员工指明清晰的发展路径,辅以严格的考核问责制度,能促进全员强化责任意识,自觉参与转型。三是是否加强督导帮扶,确保结果实现。挂点督办是加快网点转型的有力武器。农商银行要落实好挂点干部督办制度,加强业务条线部门服务基层的能力,真正做好上下联动,共促转型。

再次,要培养全能型、专业型选手。农商银行要在员工内部树立能力决定“饭碗”,业绩决定位置的理念。一是强化营销能力,提升竞争资本。只有懂技术才能让自己更吃香,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营销能力,才能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优化自己现有的业务知识结构,加强多领域知识的学习,开拓多维度的视野,吐故纳新,深度挖掘自身潜力,才能逐渐培养出自己独特的“看家本领”。二是强化业务学习,争当全能选手。不断加强对新业务、新技术、新技巧的学习,让自己成为“电子银行”推广能手、“微贷”营销达人、“机构大客户”公关精英。

此外,要解放人力,向智能网点转型。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加速,农商银行转型必须依靠智慧银行建设。一要摸清业务结构,合理布置设备。对各支行网点的业务结构进行全面摸底,对存折业务多的网点增设智能存折设备;对现金需求大的,布置快速存取款机;针对辖区业务多的,布置智能柜员机。通过加强设备的布设和使用,进一步解放人力资源,充实营销队伍。二要加快网点改造,实施分流引导。对网点的分区设置加以改造,引导客户转向设备自助服务,减轻柜面压力。三要加强硬软学习,迅速提升效率。对老旧的移动终端进行更新,鼓励员工加强对PAD、智能柜员机等新设备的学习,熟练掌握,高效运用,做到外出营销一步到位,厅堂服务一步解决。

作者单位:浙江平湖农商银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