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5月24日 > 总第489期 > A7 > 新闻内容
农商银行柜面批量代发业务需防控风险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魏显军 邹芬芬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农商银行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各类风险事件频发的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防控风险是农商银行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柜面操作风险由于其内生性、多样性和损失不确定性的特点,成为农商银行必须要重点防范的风险。

风险产生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批量代发业务出现风险的原因是柜员业务不熟练、办理代发业务疏忽大意,运营主管授权审核流于形式。但从深层次分析是由于临柜人员缺乏操作风险防控意识、业务操作风险管理运作机制不完善、管理人员重业务轻内控等原因造成的。

一是授权审核把关不严。批量代发业务是农商银行一种常见的柜面业务,即将一笔大额资金分解到各个指定零散账户中。农商银行基层管理人员普遍认为柜员在这类业务上动歪心思可能性不大,故而对该类业务风险防控不太重视,平时不对柜员加强此类业务的风险教育,授权审核时不仔细,放任柜员自行处理。

二是内控机制不够完善。当前,农商银行柜面业务事前、事中、事后的操作风险控制不协调,在柜面操作风险控制问题上,重事后,轻事前管理;重检查,轻辅导培训;重处罚,轻正向激励引导;重人防,轻机控、技防。业务流程频繁整合,岗位人员频繁变动,致使监督制约难以有效落实。

三是内控防范意识薄弱。在追求发展、追逐利益的观念引导下,部分农商银行基层网点管理人员存在重业务指标轻内控管理的思想,认为抓内控就是主管或柜面业务操作人员的事情,部分支行长外拓客户时,经常安排运营主管陪同,同时还要求运营主管单独外拓客户,并制定硬性完成指标,导致运营主管根本没时间、没精力专注主业,抓好网点内控管理,内控好不好,完全靠自觉。

风险的防控措施

农商银行柜面批量代发业务应从如下几方面防控风险:

首先,管理人员要扭转重业务轻内控的观念。农商银行基层管理人员要切实做到业务拓展和内控管理两手抓、两不误,树立内控合规即效益的理念,在开拓业务时,确保“后院不失火”。认真履行查库等管理职责的同时,要花时间、花精力关心过问各项内控管理是否到位,要支持运营主管把主要精力放在内控管理及员工业务培训辅导上来,只有把内控抓好,才能为业务良性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

其次,要加强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教育。农商银行各网点除加强临柜人员业务培训外,应定期收集银行业柜面操作风险案例,组织临柜人员学习,深刻剖析案例形成的原因、产生的后果及给银行造成的负面影响,告诫临柜人员要尽职履责,在处理柜面业务时要认真细致审核,不能麻痹大意,运营主管在授权时要认真审核业务的真实性,各项要素是否齐全、合规,转账对象是否准确,转账用途是否无误,要切实杜绝授权“盲指”现象。

此外,要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一是制订批量代发业务操作流程,明确业务处理步骤、各岗位人员应做到的规定动作,特别是要将运营主管现场授权审核业务作为一项硬性规定,授权时要审核业务操作流程是否到位、业务要素是否齐全、业务处理是否合规、转账对象及项目是否正确无误。二是制订批量业务失误追责条款,要明确业务处理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失误后责任人应承担的经济处罚及行政处理规定,同时还要从重追究网点支行长的管理责任。

作者单位:湖北荆州农商银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