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郝飞
【农村金融时报】
长期以来,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发展滞后于城市,很多物美价优的商品难以进入农村地区,优质农产品也缺少进入城市的“绿色通道”。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流通畅通和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双提升。今后,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发展滞后的问题会得到改善。
改善县域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是拉动内需、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金融机构及时的资金支持将会使目标更快实现。
支持产地专业市场建设
助农产品流通
国常会明确,加快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支持建设产地专业市场,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促进农户与市场有效对接;因地制宜发展冷藏保鲜、加工等服务;完善对县域商业设施建设的用地、金融等政策支持。
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肖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大多数产地市场只是简易的交易场所,设施简陋、环境差,缺少预冷库、保鲜库、冷藏车、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电子结算等基础设施,分级、分选、包装和装卸多由人工完成,甚至有些产地市场只是季节性临时设点,几乎没有任何配套基础设施。
肖旭认为,针对这一问题,银行可以与地方政府共同促进农产品价格形成、信息服务、科技交流、物流集散及品牌培育等工作。特别是在信息化方面,可以设立专项贷款,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参与到产地市场建设中,促进县乡村商业网络连锁化。以数字化转型为手段,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新格局。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可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并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
在支持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建设方面,很多地方采取了政银企合作的模式。比如,今年济南市长清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强化政银企合作,深入开展“政府搭台,银企唱戏”系列对接活动,鼓励支持银行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加快济南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自济南市决定由济南文旅集团负责在长清区建设首个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以来,农发行长清区支行第一时间启动营销,并及时向农发行山东省分行营业部汇报。
农发行山东省分行营业部与农发行长清区支行迅速成立两级行服务专班,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助力项目如期建设。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600亩,一期开工的果品区占地面积198亩,建设规模11.5万平方米,建成地块一次性通过济南市优质园区考评。济南文旅集团致力于建设精品工程、找准市场定位、选择商户、制定交易规则同时推进。项目力争建成山东省规模最大、辐射范围最广、现代化程度最高、具备集散功能的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
据记者了解,济南市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是济南市重大民生项目,建成后将担负起农产品保供、保质、保价和农产品流通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
突出县域作用
促进县乡村商业连锁化
国常会还指出,把县域作为统筹农村商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支持改造提升县城商业设施,促进县乡村商业网络连锁化。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设购物、娱乐、休闲等业态融合的商贸中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县域和农村地区商业银行具有本地客户和服务渠道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联系纽带作用,促动供应链上下游、相关市场上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农户等结成更紧密的产业合作、信息共享、资金结算关系,从不同对象在供应链中的角色和地位、资金融通或投资需求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出发,给予适时适度的金融服务支持,助力当地专业市场建设。
银行还可以在积分商城、分期商城中引入更多原产地安全卫生、绿色环保、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实现城镇终端客户需求与产地供给的直接对接。
金天认为,目前,部分银行已有的下沉市场渠道布局利用率不高,可以经过改造、复用,聚合更多便民服务功能,成为县乡商业网络中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支持县域改造和提升县城商业设施,促进县乡村商业网络连锁化,近年来,各金融机构不断探索。
日前,中国银联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济南签署县域市场共享共建合作协议。据了解,银联将陆续与各商业银行等产业各方精心协作,认真落实人民银行关于移动支付便民工程相关要求,持续提升数字化支付服务能力助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为农村消费提质增效增动力添活力,促进农村经济流通畅通。
根据协议内容,中国银联与邮储银行将基于当前合作基础,以“服务县域、服务‘三农’”为主题,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县域市场共享共建,在县域受理环境、涉农生产服务、县域用户运营等重点领域进行深入合作。未来三年内将建设1000个“邮储银联移动支付受理示范县”,形成县域特色场景生态和涉农生产服务体系,不断促进银联卡发卡活卡,提升银联网络交易活跃度,全面增强县域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近年来,中国银联与邮储银行围绕县域商户拓展与促活、“乡村振兴主题卡”发卡、云闪付APP推广等开展了多层次的合作。目前,银联受理网络已延伸至18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卡超过92亿张,境内外受理商户达到6100万户,在发挥产业平台枢纽作用的同时,致力于深化“支付为民”实践,携手各方推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向县域农村地区下沉,提升移动支付便民工程覆盖广度与深度,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增强广大县域农村地区用户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助力乡村振兴。
据记者了解,双方将以支付服务为载体,共同完善县域及以下地区移动支付受理环境,将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与数字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为农村消费提质增效增动力添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双方也将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快金融科技赋能“三农”,助力乡村振兴,让县乡居民共享发展红利。
肖旭认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产品产地市场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推进农村商业发展过程中,县域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在县域发展的良机。“十四五”时期,银行应该充分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围绕农业问题创新金融工具,切实助力产地市场发展。同时,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科技赋能,做好风险管控,构建专业化为农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