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4月19日 > 总第486期 > B8 > 新闻内容
邓宝剑的“四不”创作心态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弘辉

【农村金融时报】

邓宝剑,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文艺学专业博士学位。在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做博士后研究,之后留校任教。致力于美学和书法史论的研究,著有《玄理与书道——一种对魏晋南北朝书法与书论的解读》等。

行草书汪琬题画诗 137x68cm 纸本 2020年

草书李白《渡荆门送别》 137cm×68cm 纸本 2020年

和当代很多知名书家不同的是,邓宝剑先生不是从“国展”这个序列里跳脱出来的。记得很多年前,某个展览上,获奖名单中赫然印有“邓宝剑”这个名字,也不知主办方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了他的作品。但,邓先生迅速联系了主办方,要求撤下作品。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邓先生不热衷于展览。

为什么呢?就我的观察,一来是邓先生对成为职业书家似乎兴趣不大。成为职业书家,可能首先要有固定的风格,这恐怕首先就不是邓先生想要得到的东西。这就好比一个少儿,还没有发育,骨骺线就闭合了。或许不常关注书法的人没有这种感受,即越早有自己风格的、越热衷于投展的作者,越容易被贴标签,一旦以这种面目被读者记住、被市场接受,随后就很难再变化,自然也很难再吸收、进步。这也成为了一种现象,即“中年书家不进步”现象。二则是他本就不愿为展览而书写,可能书写对他来说,更多是“书为心画”“书如其人”式的倾吐流露,并不是单纯为了塑造某种风格。

邓先生生于1976年,尽管已步入中年行列,却是非常年轻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中书协理事,从他身上,我们能感受到的是一种锐气、清气。他曾经沿着书法史的脉络对重要的书家书作进行观照、取法,并写过一系列个案研究的文章,不断追求更为深刻的体认;他也曾经在笔墨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和释放,进而尝试勾勒出更加潜在、明晰的自己。但每每在最被肯定的一瞬间,却选择了回避,理性地开始了对于书法史、对于自己的创作更为深入的探索。其实,当我们说“某件作品是某位前代书法家的代表作”的时候,都是站在了后人的视角,但对于书家本人而言,特别是书法大家如王羲之、颜真卿等,他们终其一生都在体验、变化,他们想彰显的,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极致样态,而非标本式的、切片式的具体形式与风格的呈现。邓先生恰恰总是使自己处于变化之中,从他的笔下传达出的,是他于笔法、于风格的真实感受,是他某时某刻的即兴状态、心绪趣味的外化与物化。他不刻意,但是为了那一刻,他却也刻意了很久。

邓先生,他一手是研究,在美学、书法史等方面耕耘,一手是创作,在推究古人和表达自己之间徘徊。“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大概也是邓先生对待书法创作的心态吧。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