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4月05日 > 总第484期 > B7 > 新闻内容
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农商银行需实施金融创新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倪利平 徐燕平

【农村金融时报】

农商银行就其规模而言,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其优势在于网点数量多和深耕农村。农商银行应当争做“普惠金融”的主力军、先锋队,依托覆盖城乡的网点网络优势和与“三农”经济紧密联系的纽带,通过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健全服务体系,完善配套服务方式,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努力为广大农户和小微企业提供普惠均等的优质金融服务。农商银行还应担负起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全力助推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坚持普惠金融发展理念

农商银行的服务宗旨理念与普惠型金融的方向是一致的。

农商银行要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不变,积极践行“小额、流动、分散”的普惠信贷方针,发挥网点多、小额贷款发放经验丰富、贴近农村经济活动的优势,创新拓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小额信贷模式,打造惠民富民的民生工程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三农”及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为发展普惠金融注入强大“正能量”。

构建普惠金融信贷服务体系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农商银行想要在服务“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中大有可为,就必须实施金融创新,推动建立“服务可得、价格合理、发展持续、惠及民生”的信贷服务体系。

一是推进高效信贷企业文化建设。农商银行要构建崇尚效率的信贷文化,让效率意识深入人心,让“快捷、灵活”成为企业的一种习惯和准则,缩短审贷时间,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办贷效率。

二是创新信贷服务机制。农商银行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创新符合农村特点的抵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

三是继续支持民生工程。农商银行应在现已开发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扶贫小额贴息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等一系列普惠金融项目的基础上,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四是建立金融知识宣传长效机制。农商银行要积极开展新闻媒体、网点柜面和进村入户等“三结合”的立体宣传活动,加强金融消费者宣传教育,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要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进社区、进企业、进市场、进农户”、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等活动,使基础金融知识得到普及;要加大对农商银行信贷产品、电子产品、农户建档、阳光信贷等“一揽子”产品和新举措的宣传力度,使农信系列品牌服务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当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简单的存取款和转账已远远满足不了农村广大客户的需求,而大型商业银行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ATM、POS等电子渠道上拥有的优势是农商银行遥不可及的。

在这种的形势下,农商银行不应仅满足于原有网点覆盖率高的优势,要以居安思危的意识和积极的态度去迎接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不断发展综合性的农村金融服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的服务承诺。

完善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

农村金融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农商银行从制度设计上不能照抄城市机构,必须根据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需要,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在有效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风险可控和经营的可持续性。

一要多途径了解客户实际经营情况和诚信情况,有效降低经营风险。

二要依托大数据等信息资源,通过对客户交易信息、费用交纳信息、日常活动信息等的收集,建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降低信用违约风险。在金融产品方面,要针对中小微企业和居民未被满足的融资需求,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灵活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实现金融资源的高效率配置。

三要获得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完善信用担保制度,鼓励担保机构为农商银行提供信用担保,加强再担保机构建设,完善担保补偿机制。

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商银行要正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成为普惠金融的先行者与践行者,成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主力军。

作者单位:浙江衢江农商银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