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郑源源
【农村金融时报】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战略地位至关重要。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打好种业翻身仗进行了专项部署,农业农村部也将打好种业翻身仗作为“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领域重点任务之一。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期中国农业保险论坛(CAIF)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保险公司代表就“创新我国种业保险 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进行了交流研讨。
发展种业保险刻不容缓
据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的用种安全是有保障的、风险是可管控的。但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种业发展还有不少短板和弱项。
从品种和发展水平看,我国种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有明显的差距。例如,生猪繁殖的效率、饲料转化率和奶牛年产奶量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0%左右;玉米、大豆的单产水平仅为美国的60%左右;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尽管已实现完全自给,但还缺乏能够与诸如泰国香米、日本越光等相媲美的专业优质品种。
从自身发展看,目前我国还面临着种子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种业企业缺乏竞争力、产业基地设施水平不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等较为突出的问题。
“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涉及种子资源的保护、研发育种、制种繁种、种子加工、推广销售等环节,具有投入大、环节多、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等特征,极易受到自然气候条件、市场、技术等多方面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比一般的农业生产面临更高的风险,亟待建立健全种业风险分散机制,保障现代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风险管理中心主任张峭指出。
实际上,早在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就已经为发展种业保险做出了顶层设计。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将主要粮食作物制种保险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目录,这期间各地也开展了一些种业保险的试点。2018年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将三大粮食作物制种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目录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将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制种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贴的范围。
“可以看出,我国种业保险起步比较晚、发展时间也很短、覆盖的品种和面积还不充分,并且只是在作物制种环节提供财政支持的保险,种业发展的其他环节特别是新品种的研发以及新品种的推广环节,还没有政策性保险的支持,难以满足‘打好种业翻身仗’所需要的必要风险保障。”张峭表示。
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作为我国最早开展农作物制种保险的保险公司,人保财险一直在不停地探索,提升种业抵抗灾害的能力,为种业可持续发展撑起了保护伞。据人保财险农业农村保险部乡村振兴保险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1年开办以来,人保财险已累计为制种农户和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00亿元,开办的制种保险主要包括中央财政补贴的三大粮食作物,在一些地方也探索开展了地方政策性的制种保险,如蔬菜制种、水产制种、果品类制种等。
但由于制种保险目前总产值较小,无法发挥行业大数法则效应,险企往往面临着较高的风险。
对此,上述负责人表示,需进一步提高制种保险的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在产品方面,可以发展区域产量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等创新险种,并将其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范围;农业技术部门需提供专业支持,制定种子定损和灾害标准,与险企联合开展定损工作。
针对种企和制种基地在不同地区无法投保的现状,以及制种基地所在地区县域财政补贴面临较大压力的实际情况,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风险管理中心研究员王克表示,制种保险应以企业为投保主体,农户或制种基地为保障对象。此外,他还表示,当务之急要完善扩大制种保险的品种,将范围从主粮作物逐步扩大到经济作物,从种植业逐步扩大到养殖业;创新发展种企的责任保险,保证产品责任,增加农民信心;完善制度建设,给予创新产品或服务一定的空间。
北京市种业协会会长侯云鹏从种业企业的角度介绍了在育种、繁种、推广三个环节存在的诸多风险,并表示应从整个环节、整个行业的维度来设计种业保险,为种业发展保驾护航。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龙文军针对制种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主要包括:尽快设立国家制种保险计划;针对种业成本较高的实际,设立合理的保险金额;加强保险项目的管理,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在制种保险项目中的责任,加强制种保险宣传;加强种业天气指数保险的探索,解决险企查勘定损难题,降低经营风险。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袁纯清指出打好种业翻身仗要大力发展和创新我国种业保险,从六个方面发力。一是扩大种业保险品种,二是延长种业保险产业链,三是完善投保主体,四是提高保障水平,五是创新保险方式,六是加强种业保险顶层设计,制定国家种业保险的计划。
“打好种业翻身仗需要政府、科研、企业、农民等社会各方面努力,也需要金融特别是保险的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贡献力量。”袁纯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