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李书令 李瑞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河南省正阳县袁寨镇汪冢村“葡萄王”周玉刚利用河南正阳农商银行的10万元贷款,种植产量高、品质好、耐运输的“夏黑”“阳光玫瑰”葡萄60亩,逐步走上了致富路。
与周玉刚一样,两年来,全县约有1.95万名客户得到正阳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
近年来,正阳农商银行以“产业振兴信贷”为平台,充分考虑该县传统农业及种植、养殖情况,创新推出“花生贷”“富民贷”“机贷通”等信贷产品,配套专项信贷资金和贷款规模,培育出花生种植、牲畜养殖、林果种植、粮油购销等乡村振兴产业,助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去年3月,受疫情影响,正阳县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优质花生基地生产资金短缺,该行主动对接,启动快审快贷的授信审批绿色通道,550万元贷款迅速到账,确保了该社优质高油酸花生基地产业发展。
为提升支农、支小、支微质效,去年以来,该行全面开展“党建+金融”服务模式,与乡镇党委签署“党建金融联盟”合作协议,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实施整村授信业务。该行通过批量申请、批量授信方式,进一步丰富普惠金融服务内涵,提高办贷效率和普惠金融惠及面。截至3月末,该行普惠金融累计建档农户达到8.38万户、授信8.34万户,授信金额16.6亿元。
“通过‘党建+普惠金融’,我们主动策应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加快推动便民服务工程建设,让‘三农’和小微经济体共享金融服务的‘甘霖雨露’。”正阳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韩华表示。
正阳农商银行在业务发展中还不断突出科技引领,通过大数据搭建科技支农平台,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此外,正阳农商银行将辖内215个自助服务站升级为普惠金融服务站,覆盖全县284个行政村,11个街道居委会。去年全县普惠金融服务站累计交易39.28万笔,金额3.7亿元。